第四十七章 暴露,重生者
“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:窃闻乎大夫善数也,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。夫天不可阶而升,地不可得尺寸而度,请问数安从出?这便是此书之开篇,周公之问,亦是吾等今日之始。”
老太师眯着眼,愣是娓娓道完自己要说的话,才缓缓瞥向沉默着走回位子坐下的裴稷安。
“世子对老夫的话有何异议?”
“没有。”裴稷安捡起地上打滚的砚台,放到自己案上,“……有点听不懂。”
乔珺“扑哧”一声。
萧越绫目露讥诮,在乔太师眼神睨过来时,先乔珺一步换上无辜的神情,把视线从裴稷安身上移开,乔太师状若不察,淡定地回答裴稷安的话。
乔太师:“天地之妙理归于数,意为‘学数理,可测天地’。天地如盖,天圆地方,循环有序,周而复始,皆可测。”
贺奚抬手示意,“先生,请问您是在拿钦天监那套夸大其词吗?”
自十五年前民间传教之祸始矣,本朝钦天监威势大不如前,贺奚以此类比,本就因贺家与乔家在朝堂政见不合为故,故意出言歪解。
还有,为难。
奈何不学无术太久,都不需要乔太师出面,后座的沈寄言轻声解释道:“贺公子,《周髀算经》确有妙法,可测天地高远,并非寻常气象算卦说。”
“……”贺奚看了她一眼,撇撇嘴,“显着你……”
倒也转过身不再开口。
乔太师负手而立,视线扫过每一个学生,笑而不语。
晚了……萧越绫敛眸,他们这些在课上惹出事来的学生,别的监生恐怕还会因忌惮他们身份,装看不见轻轻放下,乔太师这老阴贼却无顾忌,他会悄悄记在心里,美其名曰不影响上课心情,课后一个个点将罚抄。
贺奚等人不了解他作风,自小深受其害的乔珺已然装模作样端起书,一副势要头悬梁的劲头。
却听一道不合时宜的疑问响起。
“先生说的‘循环有序,周而复始’何意?”裴稷安语气有些古怪,隐隐透着迫切,“是天地存在循环的意思?而循环有规律,所以万物循环可以测算出来?”
“万物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——”
乔太师虽然觉得裴稷安的关注点有些偏移,还是耐心解释,“循环者,乃天地常道,日月交替,四季更迭,皆为循环之象。找到此间规律,尽能测算。”
“那重生呢?”
萧越绫眼皮一抽,蓦地看向裴稷安。
从她的角度,裴稷安下颌线绷得死紧,眼瞳一眨不眨等着乔太师答案。
“……”乔太师思忖片刻,道:“夫循环不已,则万物有重生之机。水之循环,润地而生万物,气之循环,养命而生灵不息,若无循环,则万物停滞,故二者相辅相成,不可分离。”
“自然也能测算。”
裴稷安身体向前一探,似乎想打断乔太师问什么,不想有人先他一步,嗓音清亮,“先生——”
萧越绫鞠了一礼。
神情微扬,藏着淡淡倨傲,“学生以为,您说得不对。”
绵延春光流泻,一室生辉。
少女尾音侃侃,“循环者,往复也,如车轮之转动,无新无变;重生则不同,乃旧亡而新生,亦有脱胎换骨之变。循环不过机械之重复,焉能与重生相提并论?重生乃破而后立,自绝境中崛起,又岂是循环之可比?”
掷地有声的辩驳,瞬间吸引了堂内所有人的注意。
乔太师目光精矍,捋了捋胡须,视线从裴稷安身上移开,带着深意。
察觉到乔太师眼神,萧越绫暗骂裴稷安这蠢东西,虽说平常人听到他的问题只会当成再正常不过的课堂提问,但周围尽是比他心思灵巧之辈,难保裴稷安又说出什么惊天妄言,让人发现端倪,连累自己。
倒是得来全不费工夫,萧越绫确定,裴稷安的确重生了。
莽货,这般水灵灵暴露!
……亏萧越绫高看他了。
乔太师踱几步,蔼声道:“公主怎知,循环之中没有变化?老夫若说,循环自有变化当如何?虽看似重复,然每一次循环皆有微异,积微成著,渐至重生之境。”
萧越绫暗道老头子为了让人生起学这门课的兴致,强词夺理来了。
乔太师:“——如蚕之蜕变,历经循环之眠,方得重生为蛾。循环为渐变之过程,重生乃质变之结果,岂可谓无关联乎?”
“……”萧越绫不想和他再辩,逼停裴稷安的话题就行。
自重生以来,萧越绫绞尽脑汁回忆明德十四年前后发生的事,兢兢业业将自己套进十几岁的壳子,还真没考虑过,重生的,不止她一人。
好在觉得“只有自己重生”这个想法的也不止她一人。
裴稷安在莽冲,萧越绫在藏匿。
鳣堂内,不会看眼色的何止裴稷安一人,萧烨明忽地出声:“可是先生,孤以为,重生乃独立事件,不依赖于循环。正如英雄起于微末,绝境逢生,此乃重生。岂因循环而得?循环多为自然之理,而重生乃人力可为。人可奋发图强,于困境中重生,与循环何干?”
还来劲了?
萧烨明说完,视线掠过旁座萧越绫的位置,清润眼眸似带一抹讨好之意。
萧越绫:“……”
乔太师赞赏地看了萧烨明一眼,对他的态度明显不同于在座其余人。
干脆放下手中书册,用循循善诱的语气扫过下首,“还有和人可辩?”
萧越绫紧跟着往后看,她后面第二排坐着的是封慕仪,对方一段时间不见肉眼可见眸中多了思虑,更添沉稳,见她转过来便温和一笑,并没有出声的打算,更何况下一人要驳的是太子的论点。
她不出头,却有其他人要反其道而行。
最后一排,钟锦颜不卑不亢启唇道:“学生觉得太子殿下所言差矣——君只见人力之重生,而忘自然之理。”
“人亦在自然之中,岂能脱于循环之外?且人力之重生,亦多因自然之循环而得启发。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人观此循环之象,方有奋发重生之志。故循环与重生,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