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
第33章
半个月后。
一辆马车停在玉贵街, 徐久从车上下来,看着眼前黑底金字的新“平安侯府。”
“终於搬来了。”徐久感叹:“以后这里就是永远的家了!”
“这才配您身份。”常安高兴的站在他身后,笑道:“我们那个平安侯府不名副其实。”
徐家在京都的大宅, 虽然比这里大, 修建的更好一些。
但是位置却是差远了。
同在东城, 那里却多是一些豪商,还有些许小官小吏的府邸。
徐久这个平安侯身在其中, 独树一帜又有些尴尬,就像一位皇子身在民间陋室之中一样。
“我最满意的是这个。”徐久点头的同时, 转身一指对面的府邸,笑眯眯地道:“镇北侯府。”
他现在和陆清川住对门。
“嗯嗯嗯。”常安非常狗腿的点头, “再有实权是什么世家大族, 但和我们侯府也是邻居,我们侯府可不比他们低。”
“进府。”徐久志得意满的挥手, “等会儿陆清川就过来了。”
这一段时间, 徐久以脸有伤不能外出, 在府里憋闷为由。
邀请过陆清川几次到侯府玩儿。
兴许陆清川觉得愧疚,每一次都应邀而至,对於徐久偶尔的耍点小赖皮给予了一些包容。
今日正式搬家,徐久又邀请他过来庆贺, 中午他们要一起吃饭。
“唉!”徐久摸着光滑的脸颊,有些懊恼, “我的脸怎么好这么快。”
要是再能慢一点,徐久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陆清川培养感情, 那么以后他有事。
陆清川一定会为他两肋插刀。
“您的脸要是不好。”常安撇撇嘴道:“看您以后怎么出门。堂堂侯爷竟然毁容, 那得有多少人笑话呀。”
他们两个一边走, 一边说话, 很快来到厅堂。
徐久刚坐下,刘管家来报:“镇北侯府的亦文来说,陆大少有事今日不能过来恭贺。”
他说着送上一份贺礼:“这是陆大少送的贺礼。”
徐久:“……”
不来了?
他有些不高兴,本以为会陪着他一起庆祝呢!
结果人没影了。
“放一边吧。”徐久绷着小脸道:“他不来,我们也要庆贺。”
“吩咐下去,多摆几桌酒席。”徐久道:“我们侯府上下一起庆贺,护卫和下人们一起吃酒席。”
总不能冷冷清清的不像样子。
“是。”刘管家应声道。
他转身之际,有些怜惜的看眼徐久,一个孩子孤孤单单撑着一个偌大的府邸。
也是够难为的。
“小侯爷。”常安看他生闷气,想想劝道:“陆清川可能有什么重要的事,不能耽搁,否则搬家这样的大日子,他不可能不来。”
“嗯。”徐久单手托腮,看着门外,“我知道,只是……”
只是他不想这么冷清。
没亲人朋友,连一些面子情的道贺也没有,让徐久心里不是滋味。
“以后小侯爷多出去走走。”常安道:“认识的朋友多了,我们府里就会有人来,小侯爷就有人陪着玩儿了。”
“再说吧。”徐久皱着小脸道:“我们始终是外来的,要彻底融入这里,还需要很长时间。”
这话刚说完,刘管家又急匆匆的回来,笑容满面好像遇到高兴的事。
“小侯爷。”刘管家:“有人上门道贺,给送来了贺礼,恭贺乔迁之喜。”
“恭贺?”徐久疑惑,他接过帖子一看:“哟!是他呀。”
是孔将军,他派人送上礼物,恭贺平安侯府乔迁。
“这是讨好您呢。”常安一听,就知道怎么回事,“想要把那些铺子丶庄子要回去。”
“就不给他,看他能怎么办。”
徐久却是摇头,他觉得应该不是常安说的意思,但是他也不明白这是要干什么?
他们可是有仇啊。
“不一定。”徐久道:“他若是有意,早就自己过来或是派人来商量赎回去。”
“应该是怕您还生气,不给他赎吧。”常安猜测,他觉得自己想的有道理,“京都的铺子丶庄子不好买,特别是好位置的更不容易买到,他会不想要吗?”
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,这个孔将军可能就是先讨好一下,然后再行动。
“要是奴才我。”常安信誓旦旦地说:“就是借银子也要赎回去。毕竟这些铺子丶庄子可是能挣银子,能帮他还债还能应付一府开销。”
“那是不可能给的。”徐久道:“想要我命的人就要付出代价。”
“把礼物退回去。”他吩咐刘管家道:“关於孔将军府的事,我们侯府一律拒绝,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。”
“是。”刘管家有些遗憾,他还以为小侯爷看到有人来恭贺,会很高兴呢。
只是这才是个开头,陆陆续续的一上午,刘管家就没消停的跑。
京都不但有些官员府邸派人过来恭贺,送上一份份贺礼,竟然还有很多商户也跟着上门。
一时之间,平安侯府大门前往来的马车,还有送来的贺礼竟然络绎不绝。
竟是门庭若市,有兴旺之举。
徐久蹙眉,看着送来的那些贺礼,其中商户送来的价值最高。
其中竟有许多几千两银子的重礼。
“这是干什么?”徐久郁闷,“给我送礼,他们能得什么好处?”
“当然有啊。”常安道:“现在京都的人,都知道陛下看重您,攀附上来岂能没有好处。”
“送回去。”徐久道:“凡事商户之礼,全部送回去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“那些官员的先留下,以后若是他们府上有事按照价值回一份礼。”
他可不想受制於人。
徐久知道,这礼不是好收的,以后若是有事求上门。
他是帮还是不帮。
若说有些无伤大雅的事,他帮一下到也没什么,问题是他有那个能力吗?
徐久有自知之明,还是一份不要收的好,也是给那些商户一个信号。
最好别指望他。
至於那些官员的贺礼,多数是一些小官送的,一些有分量的高官。
还没把他放在眼里。
徐久倒是能猜到那些送礼的官员想法,无非是不得罪也为日后铺路,万一有用到的地方。
那不是就有一份香火情嘛。
“都不容易。”徐久叹道:“我们现在也处於能不得罪人,就先不得罪的处境。”
若是满京都为敌,徐久估计他会比上一世更难,说不定还会一个结果。
“那就告诉刘管家以后别接礼了。”常安道:“今日乔迁,也无法拒绝贺礼,明日就安排他派人送回去。”
“嗯。”徐久坐了一上午,眼看快午时了,“我先去休息一会儿,等摆好酒席再叫我。”
只是他还不等起身,刘管家又进来禀报:“小侯爷,陛下派人过来了。”
“吴公公?”徐久眼睛一亮,这个人他熟悉,“快,迎进来。”
“不是。”刘管家道:“是个眼生的公公。”
“眼生的?”徐久不知道怎么换人了,但是该见还是得见。
等他见到人,才知道是陛下身边贴身伺候的大太监,是吴小山不能比的。
“公公辛苦了。”徐久先是一笑,接着红包塞过去,“先坐下喝杯茶,休息一下。”
“咱家见过平安侯。”王公公接过红包,笑道:“为陛下效力哪来的辛苦。”
“还是先办正事。”
他指着小太监擡来的东西,“陛下知道平安侯今日乔迁,特意赐下贺礼,平安侯可是深得圣心呀。”
“本侯文不成武不就,不能为陛下效力。”徐久一脸愧疚地说道:“真是愧对陛下的仁爱之心。”
“但徐家祖训,此生效忠之心不减,本侯生为大庆子民,魂也忠於大庆。”
王公公:“……”
这是死了也效忠?
他不由细细打量徐久几眼,看着白嫩可爱的一个少年人,但这拍马屁的功夫也不错。
“陛下政务繁忙。”徐久又道:“本侯不能为君分忧,必定安守本分谨言慎行,免陛下分神担忧。”
他这话的意思就是:我老老实实做人,本本分分生活,不干讨人嫌的事。但是有什么事发生,那一定不是我自己找的麻烦,而是别人的问题。
“哦?”王公公笑了,“平安侯於大庆有功,陛下称赞不已,何必妄自菲薄。”
“何况陛下赏罚分明,不会亏待任何功臣。”
知道徐久是指那些弹劾他的人,无缘无故找他麻烦,可不是他惹事不能怪他。
“本侯无功。”徐久连连摇头,否认道:“捐赠之人是祖父,产业也是先祖上几辈人之力,本侯受之有愧。”
“何况身为大庆之人,效忠陛下是应有的本分,就是先祖尚在也无居功之心。”
“好。”王公公点点头,笑道:“平安侯这些话,咱家自会禀报陛下。小侯爷秉承徐家良善,对陛下对大庆忠心耿耿。”
“多谢公公。”徐久心里暗暗松一口气,脸上笑容灿烂,“本侯记住公公了。”
“上茶。”徐久侧头看眼常安,“上好茶。”
“是。”常安急忙掏出一个荷包,恭敬的递过去,“公公喝茶。”
王公公刚想婉拒,他哪有时间喝茶,就见一个荷包送到面前。
他:“……”
这就是平安侯上的茶?
“公公辛苦。”徐久笑道:“回去喝杯好茶。”
“多谢平安侯。”王公公接过荷包,那分量让他不由多看徐久一眼。
徐久笑容满面,目光清澈无欲无求,看着没有一点心机的模样。
“咱家告退了。”王公公施礼转身离开。
等他出了平安侯府,坐到马车上,打开荷包看了一眼。
顿时楞住了。
里面竟有三千两银票。
王公公手抖了一下:平安侯这是下了血本,看来是知道他为何而来。
他又看看徐久塞给他的银票,那是五百两,看来自己若不是点了一下。
也就是这点封口费了。
“罢了。”王公公叹息一声:“咱家也就为你多费一点心,也对得起你这些银票。”
“公公。”一旁的小太监听到他这些话,“没想到平安侯这么大方,对公公礼遇有加。”
“你懂什么。”王公公闭眼靠在车厢上,“他是明白咱家的来意,知道陛下警告之意。”
一个小小的平安侯,无亲族没有任何依仗,陛下怎么会为他处置那些大人。
不过是蓄谋已久,顺势而为敲打某些人罢了。
当然也要警告一下,身在局中之人,不要生妄念做些不该做之事。
这才有今日之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