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华娱:重生了,还逼我做渣男啊

第一百七十九章 《黑暗骑士》上映!(一)

 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圆乎乎的胖脸。

  这是个20多岁的白人青年,脸颊圆润,像两个熟透的粉红桃子,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捏一捏。

  一双蓝色的眼睛被脸上的肥肉挤成了两条细缝,看上去就像七龙珠里的魔人布欧。

  他身后的墙上贴满了图像和海报,上面全都是各色各样的蝙蝠侠,有漫画里的,也有电影里的,镜头前的桌子上也摆满了蝙蝠侠的各种造型的手办模型。

  这个胖胖的白人青年深吸了一口气,调整了一下耳机,确保麦克风能清晰地捕捉到他的声音。

  接着他打开了视频编辑软件,准备开始今天的录制。

  “Hello,大家好,欢迎回到我的频道,我是乔治·莫里斯。”

  乔治·莫里斯朝电脑摄像头摇了摇手,“按照约定,我现在就准备出发,去看那部电影的零点场。看完之后,我也会如约回来向大家分享我的观影感受。”

  说着他哈了一声,道:“2000个赞,你们就这么希望我去品尝那坨狗屎吗?该死的,我向上帝发誓,我真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在关注这部电影。”

  “我猜你们之中应该只有一小半像我一样,是蝙蝠侠的超级粉丝,其他人应该都是被那个愚蠢的‘whysoserious’(为什么这么严肃),吸引过来的,对吗?”

  “嘿,朋友们,我要告诉你们,别信华纳那一套,那都是为了骗我们走进电影院,去吃那一坨狗屎而编出来的把戏。”

  “华纳在这部电影上花了整整2亿美元,他们必定不甘心血本无归,所以他会告诉你们,那个该死的中国佬演得有多么多么好,有多么多么像个…‘超级小丑’。”

  乔治·莫里斯双手比划了一个引号,“这都是为了勾起我们的好奇心,骗取我们兜里的美元。别上当,伙计们!当华纳选了那么一个中国人来演出超级英雄史上最伟大的反派,它就应该知道它会因此付出代价!”

  “‘whysoserious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。华纳想把你们的目光全都吸引到了那个中国小丑身上,来个以毒攻毒!不不不,千万别中了这些好莱坞奸商们的诡计。”

  “让我们共同抵制这一部电影,让我们共同抵制华纳的恶心之举,它亵渎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,它让整个哥谭因此而蒙羞,它让蝙蝠侠成为了所有漫迷口中的笑饼。整个漫画圈子都在笑话我们从此有了一个中国小丑。”

  “不!我们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!让我们一起拒绝这部恶心的黑暗骑士加入我们蝙蝠侠宇宙,让我们一起遗忘这部电影的存在,让我们对华纳说no,让他看到我们这些粉丝们的团结和力量!”

  “最终,我们会让那个扮演小丑中国小子,成为一个真正的小丑!”

  “好了,朋友们,这就是今天的视频。希望你们喜欢,如果觉得有帮助,别忘了点赞、分享和订阅。我们下次见!”

  乔治·莫里斯是youtube这个新兴视频网站上的一个博主,他日常在上面分享自己关于蝙蝠侠的一些收藏和剧情解读。

  不知不觉一年多时间,账号上已有了五万多个关注者。

  其中大部分是跟他一样的蝙蝠侠粉丝,还有一小部分是觉得他说话有趣,又富有激情,挺有意思。

  乔治·莫里斯觉得刚才那一通发言,应该是他最近最有激情的一次了。

  他核对电脑屏幕上的台词提示,发现只漏了几个单词,然后用视频剪辑软件编辑了一下,剪掉几个卡顿的地方,和看台词的地方。

  最后,他把编辑好的视频导出为一个5分钟左右的视频,就点击上传了。

  他喝了杯咖啡,换了一件他最喜欢,觉得最酷的那件红色蝙蝠侠T恤衫,整理了一下发型,就出了他租住的公寓,准备去电影院品尝一下那坨想起来就让他心生不快的狗屎电影。

  就在乔治·莫里斯出门的时候,在纽约的深夜,有一个女人也准备出门。

  虽然她的老爸在家的话,或许会阻止她深夜出去。

  但是,谁让他现在跟朋友一起飞去了太平洋上的某个小岛寻欢作乐去了呢?

  伊万卡10月份就满26岁了,但依旧住在她家族名字命名的大厦里。

  她觉得跟前男友分手的原因就在这。

  都怪唐纳·德那该死的控制欲。

  他要什么时候才会明白,自己已经不是那个七八岁,需要父亲随时关心照料的小姑娘了?

  “晚上好,朱迪,帮我订一张电影票,《蝙蝠侠2黑暗骑士》的零点场…对,是的,就在Chame影院吧…嗯,告诉彼特一声,我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出门。”

  伊万卡在房间里给私人助理打了个电话,通知了自己将要出门看电影的事,让她安排好司机和必要的安保。

  等待中,伊万卡又把刚才在youtube上刷到的视频看了一遍。

  这个叫乔治·莫里斯的胖子倒是让她想起了自家老爸。

  自以为是,胡言乱语,全是瞎掰,但却很意外的挺让人看得下去。

  伊万卡是纽约人,《蓝莓之夜》上映的时候,她也还没跟她的前男友分手。

  两人约会的时候,无意中在电影院看到这一部以纽约为背景的爱情电影,就看了。

  看完之后,她还让助理帮忙整理了一份男主角的资料,以满足她的好奇心。

  她平常在她老爸的企业里工作,一不小心就会“youarefired”,还真没有多少时间关心娱乐圈。

  她最开始还以为那个有些迷人的男主角是亚裔美国人,结果看了助理提供的资料,顿时大吃一惊,居然是个中国人!

  之后她就记住了诺陈这个名字。

  这段时间,华纳莫名其妙的开始用“whysoserious”为名,在网上搞了一场声势颇大的活动,让人上传笑脸自拍照片,评选笑得最滑稽的那个人,还为此提供10万美元的奖金。

  同时,也在美国东西海岸的各大城市,影院以及电视台,展开了以这个宣传口号为主的广告攻势。

  广告画面里那一个有些奇怪有些癫狂的角色,也跟着他的扮演者名字一起引起了伊万卡的注意。

  实在是NuoChen这个名字太特殊。

  很不像一个英文名。

  伊万卡觉得,这男的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不取英文名字就来好莱坞拍电影的人。

  嗯,让人有点不爽。

  但是,真的很酷。

  当把那个把脸裹满一层白灰,看上去有点吓人,也不太分辨得出具体人种的小丑,和蓝莓之夜里的那个忧郁迷人中国男孩。联系在一起之后,伊万卡真是吓了一跳。

 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,伊万卡当时还跟男友贾里德说好,7月份再一起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……

  没想到,电影还没上映,两人就分手了。

  “伊万卡,准备好了。”私人助理朱迪敲了敲卧室的房门。

  伊万卡从回忆中回过神来,站起身走出了门,“谢谢,朱迪。”

  …

  …

  2007年7月14日深夜,乔治·莫里斯来到了离他家最近的那一家电影院。

  至于为什么号称全球7月15日同步上映,偏偏美国是7月14日?

  那当然是要给予全球第一的电影市场一点尊重,把全球首映的权利留给他们。

  否则按照时差,他们要在中国观众看完十多个小时之后,才能看到电影。那美国本土的这些电影迷或者漫画迷们,岂不是要活活气死吗?

  总之,7月14日这天,正是美国电影的暑假档,而且这又是一个是星期五,乔治·莫里斯到的电影院内人气颇旺。

  一点都不像已经是晚上11点半了。

  乔治·莫里斯看到,7月4日上映的派拉蒙的大片《变形金刚》的海报在电影院里贴得到处都是。

  除此之外,还有上映了两周,但票房有些惨淡的《虎胆龙威4》,以及一部动画片《料理鼠王》。

  然后,电影院里依旧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地盘,都是《蝙蝠侠2:黑暗骑士》的宣传区。

  华纳兄弟似乎是铁了心跟乔治·莫里斯过不去了。

  影院里的宣传物料依然是以那个令人作呕的小丑为主。

  穿着绿色西装,脸上涂满白泥,一张裂开到耳边的红色大嘴,这个哥谭市穷凶极恶的反派人物,带着嘲讽的笑意,从海报上注视着从他面前走过的每一个人。

  一行红色的仿佛用鲜血写就的字“whysoserious”在他海藻似的乱糟糟的头发上方。

  哪怕乔治·莫里斯,这个时候捏着鼻子看到,也不得不承认,图文之间的确相得益彰。有一种酷酷的坏坏的感觉。真的有些吸引人。

  也让人很想知道“whysoserious”这句话,是否有着什么特别含义?

  海报最下方是《蝙蝠侠2:黑暗骑士》这个电影名称。

  说起来,乔治·莫里斯也有些迷惑不解。

  在他的记忆中,似乎没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,会用片中的一个反派人物来当做宣传重点。

  无论是蜘蛛侠1-3,还是神奇四侠还是蝙蝠侠1,海报上百分之百的印的是超级英雄,而不是那个被英雄们制裁的反派。

  结果华纳这次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。

  之前都还中规中矩,偏偏进入最近两个月,上映之前的宣传冲刺期。

  他们居然将原本以蝙蝠侠克里斯蒂安·贝尔为主海报和广告,统统换成了那个邪恶且古怪的小丑!

  难道华纳高层认为,一个确实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小丑,就能吸引影迷和蝙蝠侠漫画迷们走进影院?

  开什么玩笑!

  “蝙蝠侠2黑暗骑士。零点场,一张票,给我挑一个好一点的位置,谢谢。”乔治·莫里斯走到购票窗口,递进去一张10美元。

  里面卖票的黑妹看了看电脑,说道:“唔,不好意思,先生,你要的零点场现在只剩前排的座位了。你可以吗?”

  乔治·莫里斯大吃一惊:“wtf,你说什么?怎么可能?这个电影卖的这么好吗?”

  黑妹笑了笑:“是的,很好,可能超出你的想象的好,先生。”

  乔治·莫里斯不可思议的说道:“为什么?”

  正好这时在他背后走过去一对男女。

  男的在说:“我倒要看看在网上被骂的那么惨的中国人究竟演的是怎么样?”

  女声回答道:“我才不关心他演的怎么样,我只想知道他凭什么拿了第1名。华纳说让我们来电影里找答案,我倒要来看看,他笑的有我好看吗?”

  妈的,弱智。

  美国果然是个弱智之国。

  乔治·莫里斯为自己同胞的智商深感气恼的同时,也明白了什么。

  他想起来了,他好像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过,说一个作品被骂的最厉害,往往它也就是最火的。

  再加上华纳那个无耻的公司搞的那个弱智的活动,居然欺骗了这么多傻逼的美国人。

  难怪周末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来看这部恶心的电影。

  售票的黑妹说了句什么他没有听清楚,他也懒得再问了,直接就要了一张第2排的票。

  进入影厅的时候还没有熄灯。

  乔治·莫里斯往后面大概看了看,感觉上入座率至少有70%。

  弱智真的就有这么多?

  惊讶之余,乔治·莫里斯他安慰自己说。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,人越多,当大家知道这是一部烂片之后,传播的速度也就越快,华纳也就死的越早。

  乔治·莫里斯坐了下来。肥硕的身体把影院的座位挤得满满当当,一只手喝着超大杯的可乐,另外一只手在超大桶的爆米花里面抓着。

  过了一会儿,又进来了一些观众之后,影厅的灯熄灭了。

  华纳兄弟,传奇影业以及DC漫画的Logo动画在大荧幕上依次闪过。它们全都变成了冰蓝色,正好跟宣传海报的色调一致。

  乔治·莫里斯觉得这就是他一直对诺兰这个导演心有好感的原因。

  这个英国人很喜欢抠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。

  但最后往往就是这些细节,营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氛围。

  电影就在乔治·莫里斯对诺兰的赞叹开始了。

  第一组镜头是极具几何美感的一栋栋高楼,它们错落有致的组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。

  美国各地,每一个正在电影院看到此幕的电影观众。

  包括正在纽约一家小众影院里的伊万卡,都在心里喃喃出它的名字——

  哥谭市。

  紧张的音乐声,伴随着电影画面一起出现,几乎瞬间,就让许多人感受到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。

  砰的一声,一幢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从里往外被击破了。

  两个戴着小丑面具的家伙,出现在画面中。

  其中一个拿着一把鱼枪,准备把绳索射到对面矮楼的屋顶。

  就在观众们都觉得电影会顺着这条线继续展开的时候,没想到紧接着画面一闪来到了地面的街头。

  一个人来车往,非常繁华的十字路口。

  一个挎着一个旅行包的男人背对着镜头,摄像机慢慢的从远到近向他推进。

  男人站着,双脚分开,齐颈乱发随风舞动。

  乔治·莫里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就这么简简单单,只是一个微驼的背影,居然给了他一种猛兽,正在寻找猎物的压迫感。

  镜头从远而近慢慢推进,焦点渐渐集中在了男人左手拿着的那一张面具上。

  那也是一张小丑面具。

  但尤为阴森诡异。

  一辆家庭旅行车“吱”的一声,停在了男人的身前。

  男人戴上了面具,拉开了车门。

  密集紧迫的音乐陡然高昂起来,就像一场盛装舞会报幕完毕,正式开始。

  而接下来的五分钟影片的开场镜头,将在未来十几年间,被无数电影致敬,也将成为无数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。

  甚至有电影评论家认为,这是21世纪以来,最引人入胜,也是最为精彩绝伦的影片开头。

  但在2007年7月13日,黑暗骑士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这个深夜凌晨,所有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,包括罗杰·艾伯特在内,没有人会去思索这五分钟的影视结构或存在的意义。

  因为从那个男人戴上小丑面具开始,情节的发展就像突然提速的火车,让人目不暇接。

  影片开幕的那两个男人,果然利用渔枪,滑到了对面的屋顶。

  同时,旅行箱车里的剧情也在与之齐头并进。

  车里一共三个人,司机和副驾驶两个男人各自带着不同的小丑假面,他们之间的对话,简单有效的交代了当前情节的来龙去脉。

  司机道:“好了,人齐了,我们开始吧。”

  副驾驶的人惊讶道:“就我们三个?”

  司机摇头道:“屋顶还有两个,五个人一起分钱,已经不少了。”

  副驾驶的人提醒道:“这么说,应该是六分为份,别忘了策划行动的那个家伙。”

  司机冷笑道:“他以为他什么都不作,就可以分钱吗?”

  副驾驶:“呵呵,我知道人们为什么叫他小丑了。”

  前面两个人在对话的时候,后排那个戴着阴森小丑面具的人一直一声不吭,自顾自的检查自己手里的枪械。

  这时,他终于准备完毕,扭头看向了窗外。

  电影画面就随着他的扭头,切换到了屋顶上的那两人。

  他们似乎也刚好聊到了这个话题。

  一个人一边整理着包里的工具,一边问道:“…所以,他为什么叫做小丑?”

  另一个人拿起一个榔头,敲开了面前的电箱,口中说道:“听说他很会化妆。”

  “化妆?”

  “是的,就是用来吓人的那种妆,战妆。”

  对话结束。

  街头上的三人把车停到了路边,冲进了一家银行。

  看得出来,这是一家规格颇高的私家银行,几人冲进去,司机朝天扫了一梭子,“不许动,全都给我趴下!”

  副驾驶冲到了柜台,开始狂喷垃圾话,威胁柜员。

  与此同时,屋顶上的两人已经打开了电箱,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线路。

  其中一个人拿着个仪器,连着箱子里的电线,嘴里嘟嘟囔囔着:“找到了,无声报警器,让我来看看它接到哪里去。”

  他的同伴站在他身后,把手伸进去了怀里。

  画面又一次给到了银行,几个劫匪正在用武力胁迫控制着局面。

  戴着阴森小丑面具的那人打开了一直带着的旅行包,原来里面是一个个手雷。

  他拉开一个手雷的保险,把它塞进了一个人质手里。

  接着,画面又切换到了屋顶。

  那个正在连线的劫匪疑惑道:“怎么回事,为什么连到了一个私人号码?”

  他背后的同伙说道:“有问题吗?”问话的同时,右手抬了起来。

  前面那人的头挡住了视线,看不到他手里拿的什么。

  还有什么?当然是枪!

  伊万卡的心也一下子提了起来,原本飞快又凌厉的剪辑已经有点让人目眩神迷,然而到了现在,故事似乎又有了新的发展。

  不出意料。

  当前面那个人说出“没有,我已经搞定了”的一瞬,他身后的那人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。

  哪怕是有所预料,但黑吃黑的一幕这么直接干脆的出现,依旧让所有观众打了个激灵。

  假如说之前伊万卡只是有点认真在看的话,那现在这声枪响,就让她打起了七分的精神。

  但作为女士,这些打打杀杀还是无法让她集中全部的注意力,还有三成的心思依旧在想那一个问题:

  究竟陈在哪呢?

  这些人一个个都戴着小丑面具,真难分辨。

  伊万卡本来还挺有自信,因为《蓝莓之夜》她好歹也看过几次,诺陈的体型她自以为也算熟悉。

  可聪颖的她明知道十有八九,这人就在这五个小丑面具的人里,可是,她依旧拿不准。

  虽然特写镜头给了那个阴森的小丑,但那个微驼又厚实的背影,看上去就像一个欧美人,跟蓝莓之夜里那个瘦而笔挺的体型截然不同。

  同时,自从他上车之后,仿佛就沦为了整段情节的背景,摄影师的镜头再也没有对准过他。

  他也就随之泯然众人。

  会是他吗?

  伊万卡睁着蓝色的大眼睛,眸中倒映着大荧幕闪动的光影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