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一心科研,你却想骗我谈恋爱?

第二百五十七章 这家伙开挂了吧?

  办公室安静下来。

  杨院士这大半辈子经历过事情,基本算是能做到波澜不惊,但此时脸上还是下意识地露出错愕,半天才反应过来,“做出来了?”

  “嗯。”

  “三道题你都做出来了?”

  许青舟再次点点头,把稿纸递过去。

  这三道题不算难,看一眼基本上在心中就有答案了,之所以花费20分钟,也就是写过程而已。

  杨院士盯着稿纸,仔细看了看。

  张长青面色古怪,瞄了一下时间,嚯,也就是20分钟,这位许师弟不会在糊弄人吧?

  但.

  老师的表情,很认真呐。

  杨院士目光快速从稿纸上扫过去。

  第一题,答得非常好。

  第二题,没问题。

  第三题.

  半响,杨院士吐出一口气,缓缓说:“全对。”

  “本来可以快点,就是写过程浪费了些时间。”

  “.”

  张长青嘴角抽了抽,一个人真的能这么逆天,数学牛逼,量子物理牛逼,粒子物理还牛逼?!

  这家伙开挂了吧?

  这三道题他最开始的时候也试过,花了差不多30分钟。

  可他现在博三,马上毕业了啊。

  杨院士又看了看最后一道题,有些惊叹地说:“不仅全对,而且解答得很精彩,小许,看来你真的在粒子物理的领域下过苦功夫。”

  “就是兴趣,没怎么深入。”许青舟笑了笑。

  张长青表情更加复杂,这位师弟说得虽然诚恳,但为什么总有一种他在装逼的感觉。

  杨院士轻轻笑着,给许青舟递了一个u盘,说道:“这里边都是关于CMS的实验资料,你回去好好看看,不过我可以先给你说说。”

  “这次主要为探究2013年确定发现的Higgs粒子,包括其质量、自旋、耦合强度等等,8月10日出发,过程顺利,1个月大概就能做完。”

  许青舟微微点头,认真听着。

  Higgs粒子,即希格斯玻色子,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重要粒子,也是物理学领域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。

  英国科学家彼得·希格斯在1964年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,并进而预言了Higgs粒子的存在,很遗憾的是,快50年,2013年,才在LHC(大型强子对撞机)中发现。

  “量子力学和场论方面的内容,我就不管你了,这一个月,我建议你看看《粒子物理学导论》《粒子探测器与数据获取》,尤其是后者。”

  “还有,你的出国材料正在办理,就是签证方面你需要确定一下,别正要出发,才发现过期了。”

  说到最后,杨院士笑着提醒。

  “好嘞,谢谢教授。”许青舟点头道谢。

  从高能物理研究所出来,许青舟径直回家,这段时间图书馆爆满,他跟宋瑶两个人都是在家看书。

  在6月最后一天,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宣布因为无法解决素数在算术级数中平均分布的“水平”问题,证明并不成立。

  【∑q≤xmax(qa),text{eff}}}{\varepsepsilon\frac】

  虽然没有看到论文的正文,可许青舟基本明白问题在哪了,斯图尔特教授使用的估计也是GPY筛法,因为张益唐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那篇论文也遇到这种问题。

  这个公式里边,其中heta是一个正数,\phi是欧拉函数,A是任意大的正数。

  在heta小的时候,这个式子是成立的,在heta=1/2的时候,此式成立。而当heta取到1的时候,这个式子是错的。

  张益唐运用分解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  也就是说,斯图尔特教授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或者说正确的方法。

  对于这个消息,许青舟就是淡淡一笑,这类事情在学术界很正常,一个证明一般都是由一系列要点构成,这些要点又建立在另外一些要点上,但凡有一个点出问题,很有可能意味着整篇论文都是错误的。

  所以他也谈不上幸灾乐祸,而是专心搞自己的推演。

  他这边还算顺利,桌上的计算稿纸和资料日益增加,都已经一百多张。

  7月1日,清早,宋瑶在家复习,许青舟则是搭着地铁再次来到量子研究所。

  “师弟。”

  在研究所大门口,邓子怡正啃着包子,见许青舟后,挥手打招呼。

  “早上好。”许青舟笑着,不知道为什么,总感觉这位师姐比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圆了一圈。

  邓子怡无奈,这几个月下来,足足胖了8斤,压力大的时候去吃一顿,半夜忙完了又得去吃一顿.

  “师弟,我记得你负责解码算法的内容吧,顺利吗。”

  “挺顺利。”许青舟点头,这东西他以前就研究过无数遍,熟练得很,所以没浪费多少时间。

  邓子怡赞叹:“厉害,不愧是咱们研究所建所以来的‘最强实习生’。”

  “也就帮了一点点小忙。”

  “学弟,我觉得你是在凡尔赛。”

  “这明显?”

  “.”

  “小许。”

  常教授接过许青舟递来的硬盘,笑着,“先坐,等人齐就开始对数据。我听老季说,物院这边准备让你参加下个月在瑞士的CMS实验?”

  许青舟回答:“嗯,想让我出去多见见世面。”

  常教授微微点头,面色感慨,他们以前把许青舟弄过来,本来是想着让年轻人好好锻炼一下,结果人家根本就不需要。

  邓子怡:羡慕两个字都已经说腻了。

  和熟人打完招呼,见还有时间,许青舟从包里掏出波利尼亚克猜想的资料,慢慢看起来。

  会议开始。

  大家各自汇报自己这边的情况,最后交给齐师兄他们,许青舟帮助做计算。

  “首先,我宣布个消息,我们原定11月进行的实验,9月份就可以完成,同时,卫星的发射时间也进行调整,提前五个月。”

  “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提前给全国人民放个烟花。”

  许青舟不意外,墨子号卫星的研制本来就已经到最后阶段,后续基本都是进行实测,更何况他那篇快一百页论文还是有点东西的。

  “当然,能够提前发射卫星,小许的功劳很大,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关键性的问题。”

  会议室中响起掌声。

  许青舟谦虚地笑了笑,补充道:“我就是做了微不足道的贡献,现在的成功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功。”

  这也是实话,他的经验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先学习先辈的经验,再历练自己,获得新的经验。

  换句话说,在座的人,包括邓子怡在内的人,都算他“师傅”。

  模型,系统设计等等全部都完成计算,接下来就是不断的进行模拟实验,对设备和整个系统进行修正。

  于是,许青舟在这里的工作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