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归义非唐

第109章 生擒悉多虞

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1465 2024-12-27 15:13

  “降者不杀!”

  “悉多虞已经被生擒,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!”

  昌松城北部数里之外,随着尚铎罗率领山丹精骑所组成的包围圈开始说降,许多知自家主将被刘继隆生擒的精骑面面相觑,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兵器。

  当然,期间也有不乏突围者。

  可面对倍数于他们的山丹精骑,他们的下场不过就是血溅草场罢了。

  “撤军!”

  眼看远处被山丹精骑所包围的昌松精骑开始出现投降者,自知救不回悉多虞的哲多悉别连忙下令撤退。

  包围圈内,一些还在僵持的昌松精骑眼见己方步军竟然开始撤退,于是连忙抛下兵器投降。

  “把他们的甲胄都扒下来,让这群弟兄们穿上,剩下的甲胄放在马背上,把马匹集中起来。”

  马背上的刘继隆坦然下令,幸存的昌松精骑连带着地上那百余具尸体一起被扒光甲胄,而六百多名牧奴则是换上了甲胄。

  只可惜他们的身子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而过于孱弱,穿上甲胄后不仅没能提升战力,反而有所下降。

  不过对于刘继隆而言,他并不需要这群“新卒”冲锋陷阵,他要的只是以壮声势。

  他调转马头,而哲多悉别已经率领南军慢慢撤回了南边。

  “折冲,这群家伙怎么办?”

  “要不干脆都杀了?”

  “不如与伤兵一同送回山丹?”

  尚铎罗与张昶、马成三人先后策马来到刘继隆身旁,隐晦看了一眼那数百名被俘的昌松精骑。

  一千昌松精骑,投降者四五百,被杀者二三百,还有一二百人趁乱突围成功,往南边去了。

  一时之间,山丹军所获甲胄,不仅足够装备那群“新卒”,还有多余的。

  “折冲!”

  远处,李骥策马而来,脸色沉重。

  他几乎不用开口,众人便知道他会说什么。

  果然,随着他靠近,他便凝重道:“阵没了一百零二个弟兄,负伤二百一十二个,其中有八十五人是重伤。”

  “……”刘继隆眉头微皱,他回头扫视了一眼那群番兵及悉多虞。

  昌松的情况和番和不同,这几百番兵直接杀了无疑十分浪费,而悉多虞更不能杀,他们都是自己日后攻略昌松的垫脚石。

  深吸一口气,刘继隆冷脸抬手:“去昌松!”

  随着他一声令下,大军立马向南边的昌松进军。

  与此同时,缓缓撤回昌松城下的哲多悉别也在撤回城下后,派出城内轻骑走东门前往姑臧求援。

  当他看见山丹精骑向南开拔的时候,他立马带着甲兵退回了护城河对岸,随时准备拉起吊桥。

  一刻钟后,两千多人的队伍便来到了昌松城北一里外。

  由于先前弩车发射弩矢的画面还历历在目,刘继隆并未率领大军继续靠近有准备的城墙。

  “埋锅做饭,烧水处理伤口,监督那群降兵收割粮食!”

  刘继隆沉稳下令,同时瞥了一眼李骥:“去审问被俘的小节儿和悉多虞,看看能不能问出这城内还有多少兵马,守将何人。”

  “是!”李骥作揖后调转马头退下。

  时间一点点过去,穿上甲胄的新卒们监督降兵收割粮食,其余四百余人则是在照顾伤兵,剩下一千精骑则是在巡哨四周。

  昌松兵马已经被刘继隆击垮了士气,加上主帅悉多虞被俘,他们根本不敢再继续出城作战。

  随着两刻钟时间过去,李骥策马来到了刘继隆身旁,将审讯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他。

  “折冲,城内守将是哲多悉别,是悉多虞的女婿。”

  “城内还有两千甲兵和刚才逃走的那一二百精骑,人口三万有余。”

  “此外,姑臧那边的消息也探查到了,姑臧有近六万口百姓,城中有精骑二千,甲兵三千。”

  刘继隆倒是没想到还有意外之获,不免询问道:“是悉多虞交代的?”

  “不是,那老狗什么都不肯说,是他麾下节儿交代的。”李骥解释道。

  闻言,刘继隆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日晷,放在手上保持平稳后便眯着眼睛看了起来。

  虽然经历了一场大战,但眼下时辰还未到巳时(9点),姑臧那边应该已经见到了廓勒登他们,并得到了自己即将进攻昌松的消息。

  想到这里,刘继隆冷静分析了现在的局势,直到张昶他们将煮好的军粮带来,刘继隆才回过神来。

  “折冲,我们现在怎么办?是继续围着昌松城吗?”

  “要我说,我们直接把昌松打下来,这城外的粮食够守一年城了。”

  “对,到时候即便尚摩陵来了,也对我们无可奈何!”

  面对他们的建议,刘继隆摇了摇头:

  “拿什么把这城池攻下来?就凭悉多虞?”

  刘继隆目光严厉扫视张昶他们,不满道:“别忘记赵迁他们是怎么死的。”

  “我看你们是被几场大捷冲晕了头脑,攻城和野战能一样吗?”

  刘继隆还没有自大到能凭不到两千骑兵拿下昌松的地步,他很清楚他在昌松的目的是什么。

  生擒悉多虞是意外之喜,而想要凭借悉多虞来说降昌松城,除非刘继隆已经拿下了凉州另外几座城池。

  仅凭眼下的情况,悉多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。

  这么想着,刘继隆沉声道:“放火,把城外的粮田给我烧个干净!”

  “啊?!”众人脸上都露出惋惜之色。

  昌松城外这十几二十万亩耕地,能收获最少二十万石粮食。

  这么多粮食,足够养甲兵一万有余,就这么烧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。

  换做旁人不一定舍得,可刘继隆却很舍得。

  这些粮食他带不走,不烧了就是资敌。

  因此在他强硬的目光中,城外很快燃烧起了一片片的大火。

  与此同时,刘继隆也没有带着那几百番兵俘虏撤退,而是策马到阵前扫视他们。

  面对这几百番兵忐忑的目光,刘继隆竟然朗声道:“悉多虞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你们活。”

  “我刘继隆并非嗜杀之人,也知道你们都是穷苦的农户、牧户出身。”

  “参军杀敌,不过就是为了讨口饭吃,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。”

  “真正凶恶的人,是奴役你们的吐蕃贵族,让你们吃不起肉、喝不起酒的牧主!”

  话音落下,刘继隆翻身下马,拍了拍一名节儿的肩膀:“带着你人回家,回昌松吧!”

  闻言,那节儿瞪大眼睛,不敢置信刘继隆竟然放了他们。

  不等他发作,刘继隆便翻身上马,率军向北撤退了。

 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被释放的兵卒面面相觑,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位刘将军。

  最后他们还是徒步走回了昌松,而昌松的守军却不敢放他们过护城河。

  城门楼上,哲多悉别望着这四五百名没了甲胄和军马的精骑,一时间也忍不住怀疑起来。

  “让厝本上来!”

  哲多悉别沉声说着,不多时被刘继隆拍过肩膀的那名节儿便走入城内,走上了城楼。

  “厝本,你们是怎么回来的?”

  “是刘继隆放我们回来的,说是他与东本达成了条件。”

  哲多悉别望着厝本询问,厝本也老实回应起来。

  “条件?”

  哲多悉别眉头微皱,但还是想不出刘继隆放他们的原因。

  只是这几百兵卒也是耗费了钱粮所训练的,让他抛弃他着实做不到。

  思考过后,他还是放那几百人走入城内,同时放出城内为数不多的轻骑去探寻刘继隆等人的踪迹。

  也就在他们探寻刘继隆踪迹的时候,刘继隆带着被捆起来的悉多虞正在向北方转移。

  在转移的路上,张昶他们也纷纷询问刘继隆为什么要释放那群人。

  “折冲,要我说就应该杀了一了百了!”

  “张昶说的不错!”

  “别说了,折冲肯定有自己的想法!”

  张昶与李骥一唱一和,最后却被马成呵斥中止。

  只是他虽然能明面喝止二人,可二人怎么想,他却控制不了。

  马背上,悉多虞看着前方的刘继隆,沉声道:“你想用我收买人心?”

  “嗯?”刘继隆回头看了一眼悉多虞:“你倒还没有蠢到家。”

  见张昶他们都不服气,而悉多虞也刚好说出来自己的想法,刘继隆便与张昶他们解释道:

  “有这家伙在手,加上刚才放回去的那几百人,日后我们若是收复凉州其余城池,想要收复这昌松便不难了!”

  “折冲,我不明白!”李骥沉声询问:

  “即便我们放回那几百人又如何,他们根本不会对我们感恩戴德,只会在日后对我们下手!”

  “你说得对!”刘继隆竟不否认,而是承认的同时目光指向悉多虞。

  “他们不会对我们感恩戴德,但有这家伙在手就不一样,所以他不能死。”

  “这么说这老东西还是个香饽饽?”张昶目光上下打量悉多虞。

  在此期间,悉多虞沉默不语,而刘继隆也不管他,只是自己说自己的。

  “河西的番人太多了,一味的屠戮,并不能解决问题。”

  “番汉的矛盾并不算大,或者说汉人百姓和番人的农户矛盾并不大。”

  刘继隆目光看向张昶他们:“你们觉得,汉人牧奴和番人的农户有什么区别?”

  “这……”张昶他们有些迟疑,虽然他们痛恨番人,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,普通的番人农户也不过仅仅比汉奴过得稍微好一些罢了。

  这个稍微好一些,大概就是汉奴吃麸糠粥,农户吃麸糠饼的区别。

  见他们理解,刘继隆继续说道:“凉州昔年有汉人十一万口,而今虽有十余万口,却是番人多,汉人少。”

  “这种情况下,我们用屠刀难道能把七八万凉州番人杀光?”

  “我们只能选出一批认可我们,支持我们的番人,与他们联合一起治理凉州。”

  说到这里,刘继隆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。

  因为后面的话题就涉及到如何把这七八万凉州番人汉化的了,这种问题他不可能当着尚铎罗等番人的面说出来。

  汉化可以潜移默化,但如果说出来,便会激起一部分人的反抗。

  刘继隆已经从尚婢婢那里了解了整个河陇的情况,所以他很清楚一个问题,那就是凉州是自己东进最大的障碍。

  一旦拿下了人口十余万的凉州,那河陇诸州便是他囊中之物,随时可取了。

  正因为他了解了这一切,所以他反倒是理解为什么大唐会在归义军收复凉州之后立马动手。

  整个河陇已经四分五裂,收复凉州的归义军人口逼近二十万,只要给归义军足够的时间,他们就能拉出不少于一万甲兵东征河陇。

  如今的河陇有会、鄯、兰、廓等十四个州还掌握在吐蕃人手中。

  这听上去很多,可十四个州的人口加起来也达不到二十万的规模。

  随着河陇四分五裂,每个州能拉出的甲兵数量也不过一两千罢了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只要能凑齐一万甲兵挥师东进,兵锋所向无不臣服。

  唐懿宗虽然能力平庸且贪玩享乐,可他眼光还是不错的。

  如果他没有及时干涉归义军在凉州的局势,那归义军用不了几年就会收复整个河陇地界,到时候整个陇右道除秦州以外,都将掌握在归义军手中。

  届时唐廷要面对的就是人口四十余万,带甲近两万且近在咫尺的“藩镇”势力了。

  尽管张议潮和张淮深都表现了足够的忠心,可对于“恐藩镇”症的唐廷来说,关中西边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一个“庞然巨物”。

  能力平平的唐懿宗都能察觉到这个问题,能力稍强的唐宣宗李忱自然不可能察觉不到。

  所以对于刘继隆而言,收复凉州的速度必须要快,在唐廷没有反应过来前就挥师东进,收复大半个陇右、陇南地区。

  届时,大唐即便再想拆分归义军,自己也能凭借军功和麾下兵马占据一个不错的职位。

  只是到了那时候,自己便必须要面对一个难以取舍的问题了……

  刘继隆抬头往前方看去,明明前方是阳光明媚、绿意盎然的草场,可于他而言,却是需要小心翼翼行走的独木桥。

  “驾!驾!驾……”

  当马蹄声在嘉麟城西作响,从清晨便开始疾驰的尚摩陵也终于在四个半时辰后抵达了嘉麟城。

  眼下不过是午后,只要尚摩陵他们咬咬牙,说不定能在入夜前进入姑臧城的范围。

  “开城门,让人弄些水和豆料出来!”

  嘉麟城西,尚摩陵在城下对城头的守军吩咐。

 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,随着他话音落下,女墙背后竟然露出了莽隆化的面容。

  “乞利本,您来得正好,姑臧送来消息了!”

  莽隆化叫嚷一声,随后吩咐左右准备水和豆料及热饭,至于他则是走下了城楼。

  随着他走出城门,尚摩陵也皱眉看向了脚步匆匆的他。

  “怎么了?”

  尚摩陵心里升起一丝不安感,而这份不安也在见到莽隆化手持一份手书时来到巅峰。

  “乞利本,这是姑臧在一个时辰前送来的消息,内容您还是自己看吧。”

  莽隆化忙着撇开自己的行为让尚摩陵心里一咯噔,他连忙接过手书拆开。

  这份手书是昨夜从姑臧发出的,其内容则是在说刘继隆在火烧昌松后便率军向北撤去。

  “猪犬的家伙!他想干嘛?!”

  尚摩陵将手书撕得粉碎,要知道他是因为昌松被围才从番和疾驰往回赶的。

  如今昌松之围解了,那他现在到底要去哪里?

  “乞利本,这刘继隆诡计多端,您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?”

  莽隆化见尚摩陵发完了脾气,这才行礼询问起来。

  尚摩陵闻言,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,随后深吸几口气后才道:

  “我就在嘉麟等着,我不相信就凭几百头牧群和数量不多的粮食就能满足他胃口!”

  “乞利本说得对!”莽隆化自然乐见尚摩陵驻扎嘉麟,毕竟刘继隆神出鬼没的,万一他突然来袭击嘉麟,那自己城外还没有抢收完的粮食不就被祸害了?

  这么想着,莽隆化连忙回头看向跟班农谷力,严肃着脸道:

  “快去给乞利本和大军准备热的饭食,宰羊五百只犒军!”

  “是……”农谷力咽了咽口水,自从他被刘继隆俘虏释放而降职后,他便没有尝过羊肉味。

  如今一听说要杀羊犒军,尽管他吃不到,可闻一闻肉香也就当解馋了。

  返回城内的路上,农谷力也不免佩服刘继隆竟然能再次将整个凉州耍的团团转。

  一想到自己带回莽罗将的尸身,不仅没得到拔擢,反而被降了官职,农谷力就不免心生怨念。

  一时间,他甚至希望刘继隆能带兵来围攻嘉麟,说不定自己还能凭借与他的一面之缘,想办法出卖莽隆化,弄个高官当当。

  这么想着,农谷力的心思是越来越活跃了。

  半个时辰后,随着热腾腾的饭食被一桶桶的运出嘉麟城,不等农谷力张罗姑臧精骑吃饭,东边便隐隐有烟尘扬起。

  由于城外有嘉麟的轻骑巡哨,所以并未有人担心遇袭。

  他们担心的,是这队塘骑来时的方向。

  尚摩陵关注着东方,随着那队塘骑越来越靠近他们,他也看清了塘骑手中的姑臧旌旗。

  一时间,他连忙站了起来,而那队塘骑也朝着他的方向疾驰而来。

  打头阵的十户长在尚摩陵面前五六步勒马的同时翻身下马,将怀中手书双手呈上。

  “乞利本,这是今早辰时(7点)送出的加急,请您阅览!”

  “加急?”

  闻言,尚摩陵脸色立马变得难看起来,下意识伸出手抓向这份加急……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