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

第188章 对比

  战场就这样陷入了平静,明军坚守山丘,没有要突围的意思,敌军也围着山丘,没有进攻的意思。

  双方都在等待。

  也先骑在马背上,手里拿着千里眼,远远地观察着山丘上的明军。

  张辅也同样在观察着下方的敌人。

  他在寻找敌人包围圈的薄弱点,以备晚上的突围。

  现在他手上只剩下不足三万的残兵,还基本上个个带伤。

  更重要的是,绝大多数都是步军,想要凭借一双腿,在敌军骑兵的追击下回到大明,这是不可能的事。

  两条腿怎么可能跑的过四条腿。

  所以他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,用这些人的命,给小皇帝创造回去的机会。

  包括他本人,也会留下来给小皇帝争取时间。

  他是此次北征的实际指挥,明军遭受如此大败,五十万大军就只剩下这不足三万多的残兵,他已经没有脸再回去了。

  英/国公府这几十年来的荣耀,被他这一仗给丢的干干净净。

  皇帝那么信任他,可他把仗打成了这个样子。

  在他的心里,他是英/国公府的罪人,是大明的罪人。

  如果不是为了保护小皇帝,恐怕他早就率军与敌军战斗到最后一刻了。

  或许战死沙场,对他来说,就是最好的归宿。

  不过,话又说回来,张辅的指挥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
  毕竟他所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蒙古,其实力,也是几十年来的巅峰。【再次强调】

  兵力足足达到了二十万,还全都是骑兵。

  和朱棣时期面对的蒙古势力不是同一个层次。

  毕竟朱棣每次北征,所面对的敌人,虽说也都是骑兵,但只有几万,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万。

  这就是差距。

  别看这次同样是出动了五十万大军,但要知道,真正的主力其实还是三大营,最多再加上小皇帝带来的五万禁军。

  不过禁军的第一任务是保护皇帝,其次才是作战。

  所以,张辅与敌人打了那么多场仗,靠的全是三大营。

  要知道,出征的三大营,只是整体的一部分,

  京师三大营的总兵力大概十七万人左右,王骥平叛带走了一些,还要留下守卫京师的,所以能出征的,也就十万人左右。

  所以别看出征的是五十万大军,出征的十万三大营加上五万禁军,精锐只有十五万人。

  而这十五万人之中,大部分还都是步军。

  剩下的,都是辅兵。

  当然,辅兵,只是一个统称。

  可分为后勤保障人员,医疗救护人员,杂役人员等。

  像是运粮兵、工匠、军医、战场搜救人员、伙夫、马夫、通信、打杂的等等。

  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,是一个庞大的体系。

  不是五十万大军出征,这五十万人就都是作战人员,账不是这么算的。

  哪怕是后世的军队之中,后勤人员的占比也不小。

  小皇帝此次出兵五十万,作战主力就是十万三大营,最多再加上五万禁军。

  而抽调的卫所兵,他们主要是负责搞后勤。

  毕竟卫所兵的兵员素质已经不能和几十年前相比了,疏于训练,军纪涣散。

  历经几十年,卫所制已经开始糜烂,普通士卒被上司剥削压迫,吃都吃不饱,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可言?

  顶多就是比农民强一点。

  为了弥补主力的作战损耗,小皇帝还从有战斗力的边军中抽调了一些人。

  虽然军纪和战斗力和三大营的精锐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的,但他们毕竟处于边疆,和敌人交手的次数较多,不会拉低三大营的战力。

  边军也不能抽调的太多,不然防守力量就空了。

  相反蒙古骑兵对后勤的依赖就比明军小许多,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,成年后拿上马刀就是骑兵,吃的是自制的肉干,喝的是马奶,出征的时候还会带多匹母马,轮换骑乘,减少马匹消耗,也能利用马奶作为食物来源。

  还有以战养战,也是他们减小后勤压力的方法,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的时候可没少以战养战。

  所以他们二十万大军,基本上都是骑兵。

  以上就是此次明军与蒙古军队的对比。

  三大营的将士在出征之前就训练了一年有余,战斗力是可以保证的。

  张辅就是凭借着劣势兵力,与敌人作战,让敌人没有丝毫的办法,只能动用最后的底牌。

  不能说张辅菜,人家确实是有真本事在的,只能说张辅这次确实是遇到了地狱副本。

  朝中有人想卖了皇帝,给敌人输送各种情报,军中也有人早就投靠了敌人,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在做准备了。

  卧底也都是平平无奇的小人物。

  换一个人也不一定能有张辅做的好。

  除非这个人能像杨轩一样能以绝对的武力破局。

  可这样的人,除却西楚霸王之外,好像就再找不出来了。

  张辅对最后的结果已经有了预料,他现在要做的,就是抓紧时间休息,养足精神,等到晚上了,掩护小皇帝突围。

  不过就在他要休息的时候,胡岳却找了过来。

  “见过英/国公!”胡岳行了一礼。

  “你不是在陪着陛下吗?”

  “怎么过来了?”

  张辅看了一眼胡岳,问道。

  后者没有回答,而是看了一眼周围的人。

  张辅会意,屏退了其他人。

  见此,胡岳这才小声开口:“英/国公,仗打到现在,想必你我都清楚,我们这些人已经回不去了。”

  闻言,张辅沉默,没有回答,显然是默认了胡岳的说法。

  不足三万的残兵,还大多都是步军,根本就跑不过敌人的骑兵,要不投降,要不全都战死,没有其他选择。

  “但是陛下不能留下啊!”

  “得送陛下回到京师。”胡岳又道。

  “我知道,但要怎么做才能送陛下回去?”

  张辅终于开口了。

  “起码我们这些人不能离开,得像钉子一样扎在这里,把敌军牢牢吸引住。”

  张辅看着胡岳,示意他继续说。

  “英国公,我是这样想的。”

  “敌军最主要的目标还是陛下,我们找一个人打扮成陛下,和将士们留下。”

  “真正的陛下等我们打开一个缺口,派精锐护送回去。”

  …………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