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太平令

第451章 王从何处来(求月票)

太平令 阎ZK 7983 2024-12-25 23:00

   第451章 王从何处来(求月票)

   封王典仪前一日。

   南翰文步走过了江南十八州州城的土地,这一个曾经遭遇过许多战火的土地,在不过是四五年的时间,就已经快要彻底让人认不出来了。

   道路宽阔,新修了许多的建筑,有公办的学塾,走过的时候,能听到稚嫩的朗朗书声音,百姓的脸上虽然情绪各异,但是大体放松。

   河流旁边的青石板上,有孩子们玩闹奔跑过去。

   只是这些的话,和陈国,应国两国都有类似。

   细微处,却有不一样的地方。

   百姓关心国事。

   每过十日可以吃到肉食,餐饭可以吃饱,税收不高,商业极发达,街道规划很是自然,道路上很少遇到身穿绫罗绸缎,气宇轩扬的世家子弟。

   在公立私塾的对面,是摩天宗武馆的演武场。

   这数年推行的政策。

   自六岁开始蒙学,兼学文武,识字,术数,并且前往摩天宗中,学习天策府第三套引导气功,同时,在六岁到十五岁之间,天策府会提供给基础的肉食,而只需要很少的银钱学费。

   其中的花销是很大的。

   行气散是一位叫做侯中玉的术士遗留下的残篇。

   听闻是侯中玉的老师,一位温柔的术士此生渴求之物,希望将吐纳养生之术普及天下,令天下人寿长,而非让一个人长生不死。

   侯中玉虽在年轻的时候杀死了自己的师父。

   但是不知道为什麽,他始终留下了老师的信笺和传承。

   便是死后,也被李观一所得。

   而后经过麒麟军的军医改良后的版本。

   虽然口味稍微有一点点的刺激,但是药力效果却足够,劲儿大,管饱,用来刺激气脉,在数年修行之后产生内气是足够的。

   而支撑这种普及式教育的金银,则是曾经在整个江南都极为势大的各大世家,文鹤先生曾经感谢了这大小数十个世家的无私奉献,为了天下大势而不惜付出世家的代价。

   说得情绪涌动,更是落下泪来。

   同时,天策府下辖的各大府衙对天下广开门路。

   逐步废除了之前的举荐制度。

   这一个个,都让南翰文有些心惊肉跳。

   还能这样来?!

   他怎麽敢的?他怎麽会的?!

   不以举荐也就罢了,还将文武两把刀交给天下黎民。

   当在陈国之中,远看麒麟军和天策府,只觉得崛起地如此可怖,世间竟还有如此骁勇麒麟儿,锐不可当啊,可是真的进入天策府所辖之地,才发现,这天下英豪,还是小秦王。

   这里的可怖是成体系的。

   那个在君侯里面算是穷得要命的秦武侯。

   不建宫殿,不近女色,不爱金银。

   税收尽数,落于军队,教育,后勤诸事上。

   根本不落在自己的身上,这四五年的时间里面,整个天策府已经出现了一整个完备的体系,旁人身处于其中,不觉得什麽。

   放眼天下,莫之能比。

   正是南翰文乃是自小熟诗书,又曾在陈国官场中做过许多实事,才越发觉得心惊肉跳,他有一种感觉,若是任由天策府休养生息下去,只需要三年时间,

   就能够和陈国应国制衡。

   二十年内。

   当这一批年少的学子,文武成长起来之后。

   陈国,应国,将彻底没有还手之力了。

   会被彻底扫入垃圾堆。

   甚至于,南翰文自己这段时间和那位秦王陛下,也有谈论天下诸事,秦王谈论坦然,自古至今,将他自己的理念都说出来,并无藏私,南翰文作为陈国的使臣,都隐隐心折。

   秦王亲手把其手臂,同游于江南十八州的州城。

   道:「书人说的是求天下大同。」

   「只是不知道,是谁人的大同。」

   「是帝王将相的大同吗?」

   南翰文当日听得这一句话,只觉得心惊肉跳,道:

   「王上,不就是帝王将相吗?」

   秦王注视着他,道:「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穷苦,家里无房无田,我是农民的儿子,流浪在天下十多年,帝王将相,也是天上注定的吗?」

   南翰文饱诗书,却在这时候的脑壳冒汗,道:

   「这,这,自古以来,便是如此。」

   秦王道:「古今未来是如此,就是对的吗?』

   「先生不想要开天下一世之先河吗?」

   「难道您只愿意作为这天下青史,几千年轮回之中的一个注脚。」

   南翰文心惊肉跳。

   但是当天晚上就失眠了。

   心惊肉跳,却又觉得某种潜藏的东西被挑动起来。

   后来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不要去找秦王聊天,要不然他担心自己很有可能老夫聊发少年狂,热血上头,把什麽都说出来,或者提醒那个秦王。

   叹一声气:「秦王,秦王。」

   「此人不只武功,见识,就连秉性,都太可怕了。」

   「年轻一辈,不能和他见面,否则的话,真的会直接投了他,这是何等人心凝聚的力量。」

   「如妖似魔了啊。」

   南翰文看着路边走过的少年学子,他们不像是中州学宫的学子,穿着绸缎的衣服,腰间佩戴着剑,而是穿着朴素的布衣,肩膀上还扛着锄头,讨论着学宫的事情,眼睛明亮。

   他们的袖袍上扎着一根红色的缎带。

   似乎是秦王的意思。

   在两年前,那时还是秦武侯的秦王,建立公立学垫的时候,给每个学子下发了这种血色缎子,然后这家伙在那些才七八岁的孩子们面前,说这是开疆拓土的麒麟军将士的鲜血染红的旌旗一角。

   那时的陈国国内的官员世家大夫们都要骂出来。

   狗屎!

   这秦王的脑子里装着的什麽传统?!

   不提那是不是战死者的鲜血染红的。

   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鲜血染红的旌旗,交给少年人,这是什麽战狂军队?!

   全员公羊儒学?!牢牢记住耻辱仇恨,绝对不放弃?!

   他只是想想,十年,二十年后。

   从小秉持这般信念,文武双全的少年人长大之后。

   天策府还会变成什麽样子。

   南翰文就觉得头皮都麻了,回去之后,听着外面的十四五岁少年人在说着【这个曲线如何确定箭矢的轨迹,击中三百丈外,角度三指处壁垒内的敌人】

   【春耕之时,百亩地,十五人,最高效率】

   【农家论种物交叉耕种对土地肥力养育效果】

   以及【薛国公兵法经典战役新作】

   南翰文想到陈国都城里面,那些流连于烟花巷柳之地,恣意张狂的世家子弟和年轻人,就觉得眼前发黑,有种乾脆一头撞死比较好的念想,回去的时候,询问副手萧绍辉,道:

   「给秦王的礼物,陛下都收拢了吗?」

   萧绍辉回答道:「金银宝物,美人礼乐,他都收了。」

   南翰文松了口气,道:「那就好,那就好———」

   擦了擦鬓角的汗水,道:「自古以来,金银富贵消去英雄气,美人柔情散去豪杰骨,拔山盖世之雄,因此丧命辱国,文采通天之士,为此斯文扫地。」

   「若不能消去了秦王的烈气。」

   「我大陈国祚危也。」

   但是心中却又不知为何升腾起来一丝丝难受,觉得这般行为,虽然是说忠君爱国,可那和自己谈论天下和未来,不拘泥于势力的秦王,若因此而变化,却又让他痛憾。

   若非他不是陈国老臣,当真有一种想要跟着秦王的心思。

   为何,要这般年岁,才遇到此人!

   忠义如何两全。

   他仔细询问情况,萧绍辉说:「他都收了,且立刻就答应下来了,要我们修建一个巨大的建筑。」

   南翰文惊愣,道:「他答应了?』

   萧绍辉道:「是,而且,希望我们修筑更大,更豪华!」

   「更大?!」

   萧绍辉思考那秦武侯的要求,认真道:「是的,说希望可以容纳超过五千人居住,生活,且要有一个个宫殿,需要可以容纳两百人,就连御膳房都需要同时容纳数千人就餐。」

   「要修行巨大的演武场,规模必须容纳千人以上。」

   「还要有一座有类摘星楼的阁楼。」

   「我们真的要帮他吗?」

   南翰文听得目结舌,沉默许久,道:「不管如何,只要是能够让秦武侯失去豪情壮志的,就都要帮他,他便是需要天下最绝色的美人,最好的琴师,都给他弄来。」

   「让他享受到权力的滋味,让他沉涵于其中,再也不能起来,一点一点的消磨掉他的英雄之气。」

   南翰文恢复镇定,强行遏制住自己对秦王的复杂情绪。

   他曾经是丞相澹台宪明的心腹。

   后来澹台宪明身死,他就老老实实归于陈鼎业的魔下,此刻所做的事情,是要重演当年澹台宪明对陈鼎业的所作所为,不是以计策,而是顺人心。

   人的欲望只会一步步走得更高更远,

   只要李观一感受过权利在手,恣意妄为的感觉。

   他就会沉迷其中,就一定会控制不住自己,或许五年,十年,就会一步一步地变化成另外一个样子,古今往来,未成大事时豪迈的英雄,就都是这样,一步一步成了自己曾经的敌人。

   陈鼎业如此。

   他相信,秦王也一定如此。

   「天下英雄,皆有欲望,您的欲望,是什麽?」

   「美人,武功,山河,权利,终究逃不过————」

   「封王典仪,就是个开始。」

   「那种万人,千万人,对一个人的跪拜,对一个人的尊崇,那种仿佛成为了人上人的,仿佛掌握一切的感觉,哪怕是旁观的时候,都会产生大丈夫当如是的感觉。」

   「你亲自感受,定然会沉迷其中,这般事情,只要开一个口子,就会再也控制不住。」

   可,若是您控制住。

   南翰文压制住这个情绪,看向萧绍辉,道:

   「准备的如何?」

   萧绍辉道:「自是准备万全。」

   应国,陈国皆是带来了许多的礼官,就连中州都派遣来许多礼部的官员,协助天策府准备这封王典仪,学子们都极欣喜,还有出身不错的官员,还有在战场上得到功勋的军官。

   天下的英雄,古今未来的帝王将相,当立下了功勋之后,自是要宣称自己的威仪,要约束礼数,定上下尊卑之念,还有礼制。

   以礼约束百姓,以制约束苍生。

   譬如服饰的颜色,可否乘坐车舆,书,考核的资格。

   一层一层,分出上下。

   李观一所部,收拢了来自于中州学宫的许许多多学子,他们搬出了八百年前的礼制,极热切,作为儒家学子,能够亲自编撰一部礼制,便是青史留名的事情了。

   在封王典仪的那一日,早早有所安排,百姓热切好奇,士子皆肃然,礼乐悠然,在开始的时候,一切都是遵循着八百年前赤帝的规格和礼仪开始的。

   封王典仪要持续十馀日。

   但是当文臣武将,陈国应国诸人抵达的时候,却未见得了本该身穿君王蟒龙袍,腰环玉带的秦王,来自于各国的礼部官员,还有中州来此的皇族宗室,带来玉玺之人,皆是疑惑。

   「秦王,秦王陛下在哪里!」

   「这麽重要的时候。」

   「他在哪里?!」

   孙老三拄着锄头,坐在石头上,晒着冬天的太阳,身子骨有点懒洋洋的了,

   冬天的时候,还要把田垄给疏通一遍,把什麽秸秆子回田,来年的时候,就能种得更好些。

   孙老三一辈子苦,年轻的时候,到处打仗,吃了这顿没下顿的,还给人抓了去当差,如今倒是好些,虽是个孤寡之人,却给分了田地,麒麟军还每三个月给他些粮食。

   比起年轻的时候,活得滋润得多。

   旁边的包囊里面,还放了一块肉乾,一个窝窝头,一些腌渍的菜,吃的时候把肉乾塞进去,把酸爽的腌萝卜放进去,美滋滋咬上一口,舒坦啊。

   何况,今儿虽是崴了脚,却遇到个热心肠的人帮着来疏田,他看着那边一个穿着黑衣服的年轻人,觉得这小伙子力气大,翻修田垄的时候也利索,道:

   「小哥儿,干了这麽许久,这儿还有些茶水,要不要喝点茶,休息休息吧!」

   那年轻人站起来,道:「好勒,我把这边儿的开完。』

   他三下五除二的把事情都解决了,过去的时候,孙老三把茶递过去,还有个陶碗,年轻人接过来把茶水痛快喝完,道:「这应该不会误了明年的春耕的。」

   孙老三笑呵呵道:「误不了,误不了。」

   「这好田,往日可不是咱的,这地方,稍微开垦下,来年就是好收成,我年轻时候,,那一亩二分地里头,垒起来不如这边几分地。」

   「就我一个老头子,种点东西,怎麽都够了。」

   这年轻人对他脾气的很,孙老三闲聊起来,道:「这肉,,我年轻时候都吃不得几口,都是发臭了的,今年过年的时候,我可要买足足五斤肉。」

   孙老三眉飞色舞:「嘿,要那肥肉多的,不要什麽瘦巴巴的地方,做烧肉,

   把油熬出来,平时候用,过年节的时候,夹在窝窝头里头,咬下一口,那味道,

   喷啧,好!」

   「还有的做些丸子,用黑陶碗装了放在库房里头。」

   「足能吃一整个正月里。」

   「再来那一壶小酒,美,美地很。」

   孙老三摸了摸嘴巴,似乎畅想起来,道:

   「我上一次过年的时候能吃这麽多肉,还得是我年轻的时候,那时候我有一把子力气,给人做长工,还能干活,早早起来喂马,耕田,割猪草喂猪,晚上还能守夜,真的是个好小伙儿。」

   「后来年纪大了,想要避那徵兵,就把腿给弄断了,然后就给攀出来了,可惜啦,不打仗就好啦!」

   他遗憾道:「不打仗,我就还是个好小伙儿。」

   「还能从早上干到晚上的活儿,精神很好!」

   「能吃好多饭,做许多活儿,老爷们都看重我。」

   「到时候小伙子你来,我给你尝尝我的手艺。」

   年轻人安静听,然后笑道:「好啊。」

   远处传来礼乐的声音,孙老三禁不住向往,粗大的手掌拄着锄头,伸长了脖子,道:「秦王陛下要登高了啊,,可惜,咱们这泥腿子,可不能去啊!」

   年轻人道:「有啥不能去的?」

   他拿着孙老三分的窝窝头,盘膝坐在那里啃着窝窝头,闲散得很,还拿了孙老三的大葱,用葱白下饭,可是个会吃的,孙老三道:

   「小子,咱们这样的人,咋能去见了秦王陛下呢?」

   他一拍大腿,张嘴想了好半响,才憋出来一句,道:

   「那可是什麽,什麽真龙天子。」

   「从天上下来的神仙似的人。」

   「以为是你和我这样的啊,吃窝窝头,就着大葱!」

   那年轻人翻白眼,咕侬道:「没准那家伙还要吃烤得焦黑的馒头呢。」

   孙老头讶异:「这什麽癖好?」

   「难道说烤糊了的好吃?」

   年轻人忽然噗吡笑出声音。

   大笑起来。

   然后砰的一下子,那年轻人似乎被什麽东西敲了下头,但是老孙头怀疑自己眼花了,明明啥都没瞅着啊,那年轻人摸了摸头,认真道:「烤馒头确实好吃!」

   「天下第一!」

   「无敌!」

   孙老三狐疑,道:「真这麽好吃,哎呦,你肯定就是那什麽,以为皇上都耕田用的金锄头那种,秦王陛下,怎麽可能吃咱们这样的人吃的?!≈#039;

   「你又没见过,那得是大人物们才能去见到了秦王殿下呢。」

   「这个可乱不得啊。」

   年轻人咀嚼着窝窝头:「我看也没什麽乱不得的,乱点好嘛。」

   「人和人,应该都一样。」

   孙老三急了,道:「哎呀,你小子,怎麽这样乱说。」

   「人和人,咋能一样呢?」

   「那是人上人啊,咱们头顶的人。」

   年轻人咬着大葱,一手托腮,孙老三觉得对面的年轻人接受了自己的想法,

   他眯着眼睛,道:「我啊,也没什麽渴求的啦,能每年年节的时候,吃上几顿肉。」

   「水汪汪,油亮亮的肉放在饭上,那味道。」

   「秦王陛下能让我吃肉,那就是顶顶好的人。」

   「来年要是能够气候好些,有个好收成,我就能攒点粮食,以后老得种不了地也不用怕饿死掉,我吃一半,赞一半,再买点肉,把肉用绳子挂在窗户里面,

   就是年节的味道了。」

   「就在那窗户那边儿,挂着肉,挂着辣椒干,屋子里面有大口袋装着的粮食,再养一条狗。」

   孙老三向往着。

   年轻人轻声道:「会有的。」

   孙老三摸了摸嘴巴,眼晴都亮起了,道:「要是这样的话,真希望能多活几年啊。」年轻人点头,把他的窝窝头吃完,留下了三个铜钱,那老孙头死活不肯要。

   还把窝窝头给年轻人塞到怀里,让他吃。

   年轻人答应下来,一会儿才告别了,慢慢往那封王典仪之处走去了,旁边肉眼不可见的地方,银发少女安静跟着他,伸出手指戳着李观一的背。

   李观一闷声道:「窝窝头好吃。」

   「肉更好吃。」

   银发少女看着名动天下的秦王,后者似乎在想着很多的东西,最后只是道:「连续大胜,人皆有燥气。」

   「得要为麒麟军和天策府,拂去燥气了。」

   「我年少说,为天地立心。」

   「虽是没有资格为天地立心,现在也该做一做了。」

   萧绍辉和南翰文,在这众多官员们的中央,见了秦王不在,而许多文官,和世家出身的人有些躁动,天策府的晏代清,文清羽却安定。

   中州,陈国,应国的礼部官员都在询问秦王在哪里。

   有些被影响到了的书生,将士们也有些焦躁。

   晏代清和文灵均只是安抚,而在众人惊疑不定,中州的礼部老者,儒门的大儒愤愤不平,麒麟军的将士们也有些讶异,但是他们没有觉得有什麽不对。

   他们仍旧对主将有无比的尊重。

   却在此刻,忽有声音传来:「秦王陛下到!!!」

   似是将某种僵硬,僵死的东西打破了。

   众人在城主府垒起的高台上走出,穿着华服,战袍,然后四下寻曳,终于看到了走来的秦王,一身墨衣,木簪束发,是从市井当中步而来。

   官员将相在上。

   打算要以权力腐蚀秦王之人,见王自百姓中走来。

   一股迫人之气,隐隐激荡。

   九州鼎中,一丝丝不同于往日的存在。

   缓缓汇聚。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