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
第46章
临近傍晚, 夕阳满天的时候,京都南城门越发热闹。
往日这个时候进出城的人多,出城的人急着回城, 进城的人忙着出城返家。
若是到夕阳落尽时, 天色越发暗淡, 路上不好行走有一定的危险。
而今日人是格外的多,一辆辆马车拉着满满的东西, 还有不少人跟随。
纷纷出城停在城门外的墙根处。
一口口大锅支起来,柴火烧的“劈啪”响, 一副生火做饭的架势。
距离城门几百米外,几千难民流连官道两旁, 看到这副场景各个伸头张望。
“这是干什么?”
“好像是在生火做饭。”
“好多车和人, 还拉了很多粮食。”
还有人不解:“好像是大户有钱的人家,怎么都跑到城墙根上做饭呀?”
“他们这是闹的哪出呀?”
也有聪明人, 想的多一些, “是不是像平安侯一样来救济我们这些难民?”
“那我们是不是有救了, 都是来给我们施粥让我们填饱肚子。”
这些难民心里猜测,渐渐向城门口走去,想要看看是不是救济他们的人。
其实他们更期待的是官府,这样他们就不是吃几口饭, 而是能彻底解决他们困难的人。
难民们一边说着,一边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, 这段时间的煎熬让他们抑制不住再次生出期盼。
徐久坐在缓坡竹棚前,看不到城门口闹出的动静, 但是看着等在他这里的难民竟然走了。
目露疑惑站起身往远处看看, 还不等看清楚情况, 就见常安一脸欣喜的跑过来。
“小侯爷。”
常安咋咋呼呼地道:“城门外来了很多世家大族, 还有很多官员府邸的人。”
“嗯?”徐久眼睛一亮,“是出来救济难民的?”
“嗯嗯。”常安点头,笑的见牙不见眼,“这一下我们能省很多粮食了。”
他们早上刚施了一顿粥,这些人就跟着出来摆开阵势,令常安很是不屑。
常安撇嘴:“这是别人不动,他们就当缩头乌龟,现在坐不住了。”
“能少救济一日就能省不少粮食。”徐久道:“在他们眼里,可能最好谁都别出头,视这些难民根本不存在。”
他看看不远处,自己泉城那些同乡,正在那里和面丶扒玉米皮,准备晚上那顿饭食。
想的往夫子的安排,派一些青壮出去砍柴,身体好一些的妇人和小孩挖野菜。
没有把所有负担压在自己身上,徐久心里高兴,同时也更加愿意帮助他们。
“我想收柴火。”徐久侧头,对一旁的陆清川道:“让他们多少挣钱银钱,以后回乡手里有几个馀钱。”
“随你。”陆清川不在意地说:“反正都用柴,你买谁的都是买。”
他百无聊赖,今日陪了徐久一天,都在缓坡这里看难民。
陆清川想脱身,但是被徐久看的紧,几乎是寸步不离。
他已经没了脾气。
“好。”徐久一笑,对陆清川眨眨眼,“我们去说吧,告诉王夫子一声就行。”
“我不去。”陆清川把头扭向一边,“你去吧,我在这儿等你。”
“说好了,我们一起回府。”徐久道:“你可不能不管我,自己悄悄走了。”
“啧。”陆清川烦的蹙眉,不耐烦地道:“少啰嗦,快点去。”
救济难民,也不用一天都在这儿,偏偏徐久见了那些泉城同乡。
说什么也不肯走,非要呆到晚上才行,陆清川都快气炸了。
徐久抿着嘴唇,不让自己笑出来,看着陆清川烦躁的模样。
还安抚的拍拍他肩膀,轻声细语地道:“你别烦,我把人安排好就回去。”
他一副哄小孩儿的模样,讨好的眼神透着小心翼翼,让陆清川心软又无奈。
“不用去了。”陆清川努努嘴,“王夫子来了。”
徐久一回头,就见王夫子一脸喜色,大步向他走过来。
“小侯爷。”王夫子现在已经改口,笑道:“难民都走了,我们也走了。”
“城里其他贵人出来救济,我们不能再呆在小侯爷这里,去那边讨口吃食。”
看到徐久把玉米提前掰下来,王夫子就心疼的不得了,现在有人施粥救济。
他准备带着几个村子离开,给徐久减轻一点压力,算是一点回报吧。
“在哪都是一样。”徐久明白他的意思,但还是出口挽留道:“在我这里,你们还能自在一点。”
他说:“你们就是离开,也会有难民来我这里,你们又何必如此呢。”
根据前一世的情况,这些世家大族可不傻,他们都是给碗稀粥。
让这些难民饿不死就行。
有厚道的一些人,也是粥熬的粘稠一些,像他这样给发馒头的人很少。
“省点是点。”王夫子道:“哪怕是一口,也希望能给小侯爷省下。”
“虽然我们去城门口讨口吃的,但还会留在这里,晚上也准备住在这儿。”
他已经和乡亲们商量好了,帮着徐久做事,顺便再照顾一下摆在这里的一摊子。
让徐久不用总呆在这里。
“小侯爷可以回府。”王夫子道:“这里杂乱,您留下几个主事的人,其他的我们帮着做,一定不让小侯爷操心。”
“住是要住在这里。”徐久也想和他说这事,“不过你们要搭窝棚,还要搭的结实一些。”
他指指缓坡上,“就搭在坡上,哪怕是下雨了也不会有积水,一定要把住的地方安置好。”
过几天这里就会下几天大雨,接着是阴雨天,小雨连绵十馀日。
徐久担心他们,但是这些话无法说出口,只能借着关心要求他们。
也是希望通过他们,带动其他难民给自己找个安身之处,别躺在空地顶着星空露天而眠。
省得到雨天打个措手不及。
“好好好。”王夫子连连点头答应,感激徐久的好意,笑道:“有小侯爷照拂,我们这些人一定能度过这次灾难。”
但他想要去别的地方蹭吃的心不死,对徐久拱手道:“先带乡亲们去城门口看看,稍后再回来。”
他怕徐久再拦,转身就要走,还是被徐久喊住:“王夫子等等。”
他上前一步道:“那里若是没有几分饱,回来再吃一些。”
徐久指指锅竈那里,“面已经和好了,还有扒好皮的玉米,随时可以吃用。”
“另外还有一事。”徐久笑笑,“想要收一些柴火,王夫子可以让人去多砍回来一些,三文钱一担。”
他怕忘夫子多想,又道:“其他难民砍的柴火也收,你们不用推辞,尽管来换银钱。”
“小侯爷。”王夫子眼睛红了,擦擦眼角让自己冷静,对徐久深施一礼道:“大恩大德,永世不忘。”
徐久看他有些踉跄的背影,微微叹息道:“徐家几代之前,就是泥腿子出身,所以才一直不忘那时的艰难,发达了也立志在灾年多多帮助难民。”
他心里难受,看着陆清川眼巴眼望地道:“再想想办法,多鼓动一下附近的村民让他们动手收麦子,没几日了!”
他已经不奢求,把田里种的能吃的东西全收回来,只要能把麦子收了就行。
免得也像这些难民一样,衣食不济艰难求生,各个对未来充满担忧。
“好吧。”陆清川心里叹息:“我来想办法,你别总在我面前卖可怜。”
“没有。”徐久摇头,拉住陆清川道:“我是真的难受。在梦里看见很多人挨饿,进城里乞讨还被驱逐。”
“你要是有办法,就帮帮他们。”徐久眨眨眼,泪汪汪地道:“哪怕只收回来一点也好啊。”
“真烦人。”陆清川蹙眉,一脸嫌弃的看着徐久,“自从认识你,我就没安生过,黏人又娇气。”
他嘴上这么说,却是没耽搁,“你现在上车回府,我进宫办你交代的事。”
“找皇上?”徐久顿时笑了,眼里还带着泪花道:“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有办法。”
他抱着陆清川胳膊,低头在上面蹭蹭道:“你真是太好了!”
陆清川眉毛一挑,双眸里煞气横生,冷冷地道:“我才没工夫找什么皇上,这事本就应该他去做,却是装糊涂一言不发。”
他说完就拉着徐久走,“我送你回府,让刘管家带几个人留在这里,有那些泉城同乡帮忙,完全可以应付。”
……
城门口,两侧泾渭分明,宛然是两派人马。
左侧一面大旗,上面写着“武勋世家”的旗帜,代表着武官这一派。
右面又竖起一杆旗帜,上面书写“清流世家”的字样,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。
这是文武百官商量好的,各自一派汇合在一起,共同出钱粮救济难民。
这些人好像商量的比较仔细,就连架起的大锅数量都相同,都是十口大锅。
糙米粥,巴掌大的玉米饼,就是分发给难民的食物。
“这么多难民?”一个管事模样的人,看到铺天盖地而来的难民,吓了一跳道:“这谁供的起呀!”
这些人一日得吃多少粮食,在灾年粮食那可是比银子还是硬通货,不是他的管事的心疼。
“嗨。”旁边一个仆役打扮的人,讨好的一笑道:“管事管他多少人,按照大人们交代的办不就成了。”
他伸出手比划一下,一副谄媚的模样,“早晚两顿,一顿熬二十锅糙米粥,每人再发一个玉米饼子,这就齐活了。”
够不够吃,不用管,谁还能管饱咋地。
“哼。”管事蹙眉,神情颇为不悦,“一帮泥腿子穷酸货,看到吃的比乞儿还要贪。”
“去。”他大手一挥,“告诉下面的人,看仔细一点别让人多领了,吃完就让他们滚蛋。”
“是。”仆役利落的转身,看着蜂拥而来的难民挑眉一脸嫌弃,“呸!老子还要伺候这些东西,真是晦气。”
难民们来到城门口,看到大锅里煮着粥,旁边放着一蓝蓝的玉米饼。
眼里闪过一丝失望。
这是施粥救济,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,还要在异乡流浪无处安身。
“哐哐哐。”
管事敲着锣,大声道:“各位大人心善,不忍看你们挨饿无处讨食,特地派人施粥救济。”
“你们眼睛睁大点,好好看清楚是谁救济你们,要记一辈子的恩德,永生永世不能忘。”
他说完几句,擡手掩唇咳嗽几声,一脸的嫌弃不耐烦。
要不是大人们嘱咐,让他善待一些,管事都想让这些难民。
现在就跪下叩头感谢这天大的救命恩情。
“好了。”管事把锣放下,交给身边的仆役道:“让他们排队,老老实实的领粥,拿到了就赶紧滚别在这儿围着。”
他还有些不放心,又嘱咐道:“千万别让人领重了,每人只能领一份,小孩儿给一碗粥或是一个玉米饼,不用给太多。”
“是。”仆役应道:“您放心,绝不会让人多领,若是发现贪心之人,下次就一点东西也不发给他们。”
他们在这儿说话,声音不低,周围的难民听的清清楚楚。
看着他们一脸凶煞模样,各个不觉后退离他们远一些,还有聪明的转身就走。
不一会儿的功夫,难民们就走了七七八八,一个个凑在一起嘀嘀咕咕。
眼看着就要走远。
“嗯?”管事蹙眉,“怎么走了?这是有吃的不要。”
仆役:“一个个面黄肌瘦,眼看着就要饿死的模样,不上来争抢反而不领吃食,这是怎么回事?”
“你去问问。”管事脸色不好,“把他们都叫回来,要走也把粥领了。”
若是没人过来领粥,岂不是让大人们没脸,他更是办事不利。
皇上可是还等着看呢。
不管怎么样,一定要让这些难民吃上几口,大家才好交差。
“回来回来。”仆役叫住难民,黑着脸呵斥道:“好心救济你们,你们还不领情怎么地,这是要造反吗?”
“啊?”难民们吓的一哆嗦,急忙道:“没有没有,我们怎么敢造反,冤枉啊!”
“那就老实的回去。”仆役恶狠狠地道:“把粥领了再走,别一个个不识擡举。”
难民们吓的面无人色,不敢上前也不敢再走,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救济人,还要用这样的态度对他们,难民们害怕茫然不知所措。
他们刚才离开,也是因为仆役他们态度不好,还有徐久这些散发着善意的人救济。
所以他们才想离开,去缓坡那里,不吃这儿的那口粥。
“还站着干什么?”仆役看他们不动,呵斥道:“快点去领,没看到天快黑了,谁还在这儿彻夜伺候你们。”
“这就去,这就去。”王夫子带人赶过来,弄清楚怎么回事,笑道:“大人别恼,草民们马上去领粥,一定不耽误大人们的事。”
他率领几个村的村民,率先去领食物,心里暗道:这样的人不吃,还要去吃小侯爷的嘛。
王夫子还不忘招呼其他难民,“乡亲们,大人们心善救济我们这些难民,可要好好吃不能辜负这份善意。”
“呃。”难民们看着王夫子一个劲儿招呼,傻楞楞的跟着去领粥,有人带头他们也不怕了。
等到领粥的时候,王夫子他们看着半稀不干的粥水,还有那黑黄的巴掌大的玉米饼。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这些食物与徐久的比起来,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,谁是真心救济难民的人。
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“吃吧。”王夫子道:“吃一口就能省一口。”
“嗯嗯。”泉城那些人齐齐点头,“都吃,也劝着点其他乡亲们吃。”
一时之间,泉城的这些人一扫颓废,各个眉开眼笑的劝解那些不熟悉的难民们。
恐怕他们嫌弃,再回到徐久那里,给这儿省下粮食。
“都来吃,好久没吃到粮食了!”他们感叹:“天天野菜丶野果和草根,饿的肚子咕咕叫,现在可算是有一口吃的了。”
“就是在家里,能就是吃这些,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”
“是呀是呀。”有人带动说话,那些害怕的难民也渐渐放开了,“能吃到这些不错了,都是这些大人们善心义举,才能让我们吃上几口饭食。”
这下子,难民们都留在城门口领吃的,都忘了徐久那里。
只是随着人越来越多,城门口这里派发的粥没了,根本不管那些没有吃到的人。
直接收拾东西走人了。
剩下没领到食物的难民,一个个呆楞在那里,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“就是摆个样子。”王夫子叹息:“根本不是真心救济呀!”
他心疼,又要回去吃小侯爷的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