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其他 小侯爷重生嫁纨絝

第45章

小侯爷重生嫁纨絝 简单贰壹 6480 2024-12-27 13:02

   第45章

   “把馒头拿过来。”

   常安指挥着家仆, “让难民们排队,不排的争抢的不给吃。”

   “你们都排队。”常安指着难民们道:“男子一队,女子一队, 老弱一队。”

   那些难民们看着白花花的馒头, 狂吞咽口水, 肚子像鸣唱一样。

   “咕噜噜。”

   “咕噜噜。”

   不知道是饿的太狠,还是被常安叉着腰一脸凶狠的模样吓着了, 有小孩儿“哇哇”大哭起来。

   难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,身上衣衫破烂, 有的脚指头露在鞋外。

   瘦骨嶙峋的站在那儿,面露惶恐与渴望, 各个手按压在腹部。

   难堪的低着头像是罪人一样。

   徐久:“……”

   他看着可怜, 这些人都是他的乡人,现在落难了怎么也要想办法帮上一帮。

   “你们排队, 一个个来。”徐久上前一步道:“每个人都有, 哪怕吃不饱也不会让你们再饿着。”

   他眉清目秀语气温柔, 双眸带着悲悯,周身散发着慈悲怜悯。

   “排队排队。”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人,对着跟在身边的人说:“大家都排队,我们有吃的了, 要谢谢小善人。”

   有人带了头,几百个难民纷纷对着徐久一拜, “谢谢小善人。”

   “我们有同乡之谊。”徐久道:“我徐家根在南方,虽然现在迁到京都, 但南方永远是我们的根。”

   “徐家?”那位带头的老者, 颤抖着嘴唇有些激动地说:“可是……可是泉城徐家主脉?”

   “正是。”徐久点头, “老伯可是听说过徐家?”

   “噗通。”老者一下子跪在地上, 老泪纵横地道:“可算是找到徐老太爷后人了。”

   他身后的那些人一看,顿时也跟着跪在地上,无论男女老少掩面痛哭起来。

   徐久:“……”

   他惊慌的后退一步,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这样,徐久转头看向陆清川。

   陆清川:“……”

   他握住徐久的手,安抚的捏了一捏,又看那些哭嚎的难民。

   “可能是你真正的乡邻吧。”陆清川猜测道:“否则不会见到你这么激动。”

   “我们都是泉城人。”果然下一句老者说了,“庄稼全被大雨浇毁了,官府不闻不问,我们没办法外出逃难。”

   他们都是穷苦人家,在外无亲无故,没有钱财傍身更没投奔的地方。

   想到他们泉城的徐老太爷,哪怕知道人已经去了,还是过来试着找找他留下的唯一后人徐久。

   “徐家几代良善。”老者哭道:“只能厚着脸皮奔向京都,祈求徐家再帮帮乡邻,实在没有活路了。”

   “起来吧。”徐久不忍心,扶起老者道:“这些人都是泉城的?”

   他看看几百泉城百姓,一个个目露期盼,神色狂喜的看着自己。

   徐久心里又酸又涩。

   “是。”老者道:“我们一路互相扶持,所幸没有伤亡平安来到京都。”

   他擦擦眼泪道:“只是我们进不去城,只能等在城外,还好小少爷来了。”

   他又哭又笑,感激的又要跪下叩头,“多谢小少爷,还记得我们这些乡邻。”

   “起来起来。”徐久拉住他,不让他下跪,“先都排队领些吃的,其他的以后再说。”

   “哎哎哎。”老者一连生的答应,帮着指挥众人排队,“大家都排好,让孩子和老人先领。”

   徐久看着这个老者,虽然穿着短打,但是言行举止不像个普通庄稼人。

   果然如他所料,这位老者乃是一名夫子,姓王在村子里开学堂教书育人。

   “我们一路都是野菜丶草根。”老者帮着指挥完对徐久道:“有孩子需要照顾,得点粮食也不敢下口。”

   “还是京都附近富裕。”他感叹道:“在这附近野菜遍地,还能找到一些野果,比那些偏远的地方强多了。”

   他们一路逃难,身上有点积蓄买到点粮食,都要省下来给孩子们吃。

   只能到处乞讨,挖野菜丶草根这些下肚,但是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方。

   别说乞讨了!就是野菜丶野果这些东西也罕见,几乎都是附近村庄的口粮。

   他们能活着一个不少的到京都,完全是大家互相扶持,才能勉强撑到这里。

   “没人损伤就好。”徐久道:“能活着就有希望。”

   “唉!”王夫子叹息:“我们是都活下来了,但是一路也看到不少倒下的人,还留在家乡的也不一定能全头全尾的活下来。”

   “没想到还能见到泉城的人。”徐久眼眶发红,“天意如此。”

   “那些徐家分枝?”他想问问,为什么没有想办法帮助附近乡邻,“他们……”

   虽然在祖父在的时候,替他与分枝断绝来往,但毕竟是徐久的亲族。

   上一世彼此没有往来,但徐久还是有些惦记,希望他们能把徐家的传统继承下去。

   让大庆朝依然知道徐家,不会让那杆旗帜倒下,所以这一刻他迫切的想知道那些人的消息。

   为什么泉城的父老会出现在这里。

   “唉!”王夫子眼神覆杂,叹息道:“没了嫡枝主脉,徐家已经不是那个徐家了!”

   徐久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眼神渐渐暗淡下来,心里隐藏的那点希望。

   全部化作云烟。

   “他们……”徐久沈默片刻,艰难地道:“就一点没救济乡邻?”

   “也不怪他们吧。”王夫子实话实说道:“多数还是记得徐家传统,在春季那场小灾时,救济了乡邻。”

   “只是这次是颗粒无收,想要救济也救济不过来,只能放任了!”

   徐家那些分枝,也不是完全无动於衷,多数还保持着良善。

   秉承徐家传统作风,行善积德造福乡邻,只是……个别人不是这么想了。

   现在徐家分枝的主事人,不看重徐家以往作风,渐渐的带动一部分人不愿伸援助之手。

   那些愿意帮忙的徐家人,扛不起这次灾难,能给予的些许救济不过是杯水车薪。

   渐渐的也没人愿意出头。

   “这不是徐家的责任。”王夫子道:“乡邻几代受惠徐家,已经是天大的造化,不能一再指望相求。”

   他说到这里,脸有些发红,目光躲闪神情窘迫不安。

   自己带着几个村子过来,可不就是一再相求,甚至追出这么远嘛!

   “老夫,老夫是想着……”王夫子想解释一下:“若是可以帮帮这些青壮,他们有一身力气吃苦耐劳,找个活计挣几个银钱度过这次灾难。”

   “我知道。”徐久道:“你们还要回家乡,那里是你们的根,只是眼下无以为继难以生存。”

   “对,就是这个意思。”王夫子点头,“我们不是来找小少爷求粮食银钱,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可以自食其力,明年还是要回去,田地不能荒芜呀。”

   徐久点头,他知道王夫子他们是把自己当个希望,用以支持他们坚强的一点力量。

   并不是让自己养着。

   若是一路上情况允许,王夫子他们不会来到京都,在半路能安顿下来就停下脚步了。

   “我明白。”徐久道:“这次的灾难太大,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解决,不过我会尽力安排你们尽早返回家乡。”

   “多谢小少爷。”王夫子要下跪叩头,“我们有手有脚,会尽量不让小少爷为难。”

   他们正说着话,呼啦啦又过来一大群人,都在在五里坡的难民。

   徐久打眼一看,乌压压一片根本看不出个数,他顿时有些眼晕。

   “这是多少人呀?”徐久惊讶出声,问王夫子道:“你们也是在五里坡暂住,那里的难民大概有多少?”

   他接到的消息是几千人,这看着怎么也得过万吧。

   “这几天越来越多。”王夫子道:“昨日从早到晚,陆续就来了两三千人,以后可能会更多。”

   他欲言又止,嘴巴张合几次,还是说道:“小少爷,您救济不了这些人。”

   徐家财产捐了,王夫子知道哪怕是徐老太爷留一部分,也架不住难民太多。

   他道:“小少爷,您就是有银子没粮食也无济於事,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。”

   王夫子看看远处堆积的玉米,心疼的闭闭眼,“那些玉米可惜了,若是长成能打不少粮食。”

   “嗯?”徐久眨眨眼,看看堆积的玉米,看看陆续过来的那些难民,眉眼弯下微微一笑道:“现在粮食涨价,花银子买不了多少粮食,远不如把玉米提前掰下来饱腹。”

   “玉米就是过段时间长成,也比不上现在的粮价,还是现在吃了划算。”

   徐久给他算一笔账,又把恐怕天气变化的事说了一下,安抚王夫子愧疚的心。

   他看着难民心里有些沈重,但是王夫子的话让他心暖,自己不求什么恩德也不想帮一群白眼狼。

   “账是得这么算。”王夫子听了徐久一席话,频频点头道:“是现在食用合适。”

   他又想想道:“几个村子的青壮不少,秋收在即要防天变,让他们给小少爷早点把麦子割回来吧。”

   “不用,已经安排好人了。”徐久摇头笑笑,说道:“挑些手脚麻利的人帮着烧火做饭,我府上家仆人手少,现在都是护卫们在帮忙。”

   王夫子一听这话,就要去找人帮着熬粥烧火,被徐久拦住道:“不急,你还是先去吃点东西填填肚子。”

   徐久看着粥熬好了,领馒头的那些泉城人,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馒头一边排队领粥。

   还有排在前面的人,已经一手端着粥,一手拿着馒头找地方开吃了。

   再看看后过来的那些难民,他急忙催促道:“王夫子,你先去用饭,一会儿再说话。”

   “好。”王夫子早饿的不行,此刻咽下口水也不推辞,“那老夫先去用饭,稍后再回覆小少爷的话。”

   他快步离开,看到后续赶来的难民就要排队,王夫子赶紧过去排在自己人后面。

   这个时候不是谦让的时候,每个人都是饿的前胸贴后背,赶紧吃点东西下肚才最要紧。

   徐久转头看向沈默陪在自己身板的陆清川,笑道:“还是知恩感恩的人多,没有想着恳求依靠徐家帮助要白吃白喝。”

   “嗯。”陆清川低头,看着徐久满足的笑容,“自然是好人多,否则世道岂不是乱了。”

   他擡手摸摸徐久的头,“看见泉城人是不是很开心?他们还记着徐家的恩德,一直没有忘。”

   “开心。”徐久笑容灿烂,眉眼奕奕生辉,“有你陪着,我更开心。”

   “嗤。”陆清川撇下嘴,嗤笑道:“你就好话哄我吧,还不是指望我给你当苦力。”

   “啊?”徐久一呆,还不等他反应,陆清川已经大步向排队的难民走过去。

   “排好了。”陆清川一声暴喝,凶神恶煞的模样,“再推推搡搡的都滚一边去,别想在这里领到一口吃的。”

   接着他又一挥手,招来几名护卫,“看着他们,谁敢不老实撵出去。给你们免费的饭吃,还敢闹事就打一顿扔出去。”

   徐久这才明白,有些难民互相争抢推挤,都想排到前面早点领到吃的。

   陆清川过去震慑他们。

   果然被呵斥几句,个别不老实的难民安静下来,畏畏缩缩老老实实排起队。

   不敢再有任何小心思。

   徐久抿着嘴,满眼笑意,看着陆清川的眼神羡慕又依赖。

   “一会儿让那些泉城人。”陆清川走回来,对徐久道:“挑些青壮帮着维持秩序,再找些妇人孩子帮着烧火做饭。”

   “嗯嗯。”徐久笑着点头,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有他们帮忙一定能忙过来。”

   他本来想招些难民帮着做事,让护卫们倒出手来维护秩序,现在有泉城自己的人,不用另外再找了。

   “我想的有点简单了。”徐久摸摸鼻子,不好意思地说:“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难民,带来的那些人手根本不够。”

   “没事。”陆清川道:“现在有现成的人,让护卫们在一旁照顾一些,不会有问题。”

   他也怕会出事,今天特意跟过来看看,“你去一旁歇着,这里太乱了。”

   陆清川招呼常安,“你过来,照看小侯爷别被冲撞了,我去找那个王夫子说些事。”

   “我也去。”徐久不愿意在一旁呆着,“这些事应该我来说,不能总让你帮我出头。”

   陆清川看着他跃跃欲试的模样,思索片刻后道:“行吧,那你自己去安排,也学着点怎么做事,别总是头脑一热不管不顾。”

   徐久他们在这里救济灾民,被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,再看着两杆飘扬的旗帜。

   都知道是平安侯在此施粥救济难民。

   很快京都城里消息传开,无论是世家大族,还是平头百姓全部知道了。

   有的称赞不愧是徐家后人,秉承先祖遗志积善行德,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。

   更有激进的人,先是骂那些无良商人,米粮涨价厉害不让人活。

   连徐家的一根脚指头都比不上。

   再议论那些世家大族,还有朝廷官员不作为,视城外那些难民於无物。

   无心无德不配为官。

   ……

   很快消息传到金殿上,庆元帝正听百官们慷慨激昂,大谈特谈他们所有文武百官拿出的对策。

   现在筹集赈灾粮草,暂时无能为力,要等秋收之后才能行动。

   就先安排救济城外的那些难民,总不能毫无作为让天下百姓寒心。

   百官们已经商议好了,每人出些粮食拿到城外,再安排一些下人过去施粥。

   先让难民们有口吃的,等到筹集赈灾所需,就安排这些人跟着返乡。

   正好可以一路护送保证难民安全。

   “陛下。”户部尚书挺直腰杆,侃侃而谈道:“臣行不辱使命,昨日与各位大臣商议一日一夜,总算得出结果。”

   他眼含赞扬,看看大殿上的众位同僚,一脸骄傲地道:“陛下之臣子,尽都尽心尽力殚精竭虑的为大庆为陛下效忠,纷纷慷慨解囊从各自府里出粮出人,尽快安置这些难民。”

   就在此时小太监来报,“陛下,平安侯带着府里仆役和护卫,在城外施粥救济难民。”

   小太监“噗通”跪下,头磕在地上道:“难民有饭吃,不再聚集在城门口附近等待朝廷消息,今日一个没有出现。”

   金殿上顿时一片安静,文武百官面面相觑,这事就这么解决了?

   不用他们再出粮出人了。

   “哼。”庆元帝听到禀报,只是黑着脸冷哼一声,没有说一个字。

   户部尚书:“……”

   一张老脸尴尬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,他刚刚还洋洋得意,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。

   结果他们还没开始行动,竟有人一言不发不声不响的抢到前面,把那些难民全部收拢安置。

   再没有人整日站在城门口,眼巴眼望的期盼朝廷的施舍。

   文武百官反应过来,站的笔直的身体不由塌下了,没有了刚才齐齐昂着头等待陛下夸奖的姿态。

   “哼。”庆元帝扫视一圈儿,把他们神色看在眼里,嘲讽道:“众位爱卿,真是忠心耿耿丶矜矜业业丶殚精竭虑呀!”

   “陛下恕罪。”百官顿时跪倒一片,羞的头擡不起来,“臣等无能。”

   “是无能还是无心。”庆元帝语气凉凉,眼里的怒气“蹭蹭”的往外冒,“只有你们这些朝廷高官大庆栋梁,自己真正的知道。”

   作者有话要说: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