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谢氏
“康王殿下,我打算用三天时间,看完大夏使臣册子,验证心中猜想。在此期间,您暂时别来怨歌行。”贺清笳松开李纯简,眼角依稀可见浮出的点点红光,语气却是一如既往地淡然。
“清笳,三天太长了,我会想你的。”李纯简语调软绵。
“那就五天,足以让康王殿下忘记。”贺清笳淡淡地道。
“清笳,三天就三天,说好了不能反悔的。”李纯简咬着水润唇瓣,桃花眼底一片水光潋滟。
於是,贺清笳允许李纯简赖皮了一个晚上,侧耳聆听李纯简这些时日干的混账事,感到无可奈何。
不过,李纯简依依不舍地离开后,贺清笳吩咐绿筠,盯着李纯简,保证李纯简第四天也不能出现在怨歌行。
“娘子,您怎么不直接跟康王说,他四天都不可以来怨歌行。”绿筠最近有太多疑惑,不得不询问。
“你觉得这三天,他会很规矩吗?”贺清笳调笑道。
第一天清晨,贺清笳卸下木板,就看见了李纯简。
“清笳,萧家馄饨,我特意跑崇化坊去排队买的。”李纯简揉了揉惺忪睡眼,笑得纯良无害,两只墨色拈金如意纹云头靴距离怨歌行的门槛恰好三寸,绝对不往前靠。
“康王殿下,我说的别来怨歌行,指的是以怨歌行为中心,方圆一百里。”贺清笳接过萧家馄饨,轻叹道。
“清笳,方圆一百里太远了。”李纯简委屈巴巴地道。
话音刚落,绿筠持着扫帚,驱赶李纯简。
萧家馄饨,汤头清澈,味道鲜美,皮薄肉瘦,贺清笳握着瓷勺,轻轻咬开,果然是回味无穷。
幸亏,李纯简给她贴心地准备了两碗,否则一碗不够分。
第二天早晨,不见李纯简,但见篮羽。
“娘子,庾家棕子,莹白如玉,口感清新,无论是蘸酱油还是裹白糖,衣冠家每日限量,我家爷子时就拉着我打地铺等待,还卖了一份给宜城公主,翻倍赚,很值得。”篮羽笑道。
“篮羽,待会儿见到康王殿下,转达我的话,康王府上下所有人都要遵循方圆一百里的规矩。”贺清笳收下庾家棕子,淡淡地道。
“娘子,您也太狠心了。”篮羽哭丧着脸。
“我家娘子放出去的话,即时生效。”绿筠摩拳擦掌。
篮羽听后,拔腿就跑,他可不想一大清早就同母老虎纠缠,省得整日都晦气起来。
第三天晌午,楼外楼的大掌柜亲自到访。
一只象牙镂雕提食盒,打开一看,樱桃毕罗丶冷胡突鲙丶獐皮索饼丶牡丹燕菜,另一只黄釉粉彩食盒,则是烤驼峰丶长生粥丶见风消丶贵妃红。
“贺东家,康王殿下嘱托我送过来的,慢慢享用,不会打扰。若是喜欢,后边继续配送。”大掌柜笑道。
“大掌柜,麻烦告诉康王殿下一声,他这就是打扰。”贺清笳抚了抚额头,到底还是接收了楼外楼的美味佳肴。
“娘子,我琢磨着,第四天杀上康王府,拿牛皮绳将康王殿下绑起来,否则他还有花样。”绿筠砸吧樱桃毕罗,笑语盈盈。
“别说康王府的三千府兵,就是一个篮羽,阿筠有绝对把握吗?”贺清笳长叹一声,细细咀嚼牡丹燕菜。
“娘子,康王好难缠。”绿筠撇了撇嘴巴。
“阿筠,你今早不是说,宜城公主出城了,那就在大理寺逮住康王殿下,有阿籍帮忙,应该不会失手。”贺清笳清清冷冷地道。
“娘子,好主意!”绿筠笑道,眼前一亮。
绿筠想到管公明,已经许久不见了。
贺清笳自然知晓绿筠的小心思,不赞成也不反对。
於是,轮到第四天,绿筠将大夏使臣册子收拾整齐,码在案头,就出了怨歌行。贺清笳用过早膳后,不到一盏茶功夫,於文素和魏无伤登门拜访,后面竟然跟着恭王李纯筌丶恭王妃卢含笑。
“贺娘子,本宫还以为可以碰上五弟呢。”卢含笑打趣道。
“贺娘子,五弟性子顽劣,你得多多照看。”李纯筌轻咳一声,负着双手,摆出兄长的架势。
贺清笳听后,只是轻微点头,煮了洞庭碧螺春。
“贺娘子,比起洞庭碧螺春,我更喜欢喝桃夭茶。”於文素笑道。
“贺娘子,是那个桃之夭夭丶灼灼其华的桃夭茶吗?听说,很考验茶艺,本宫尝试过一段时间,最终放弃了。”卢含笑露出惋惜神色。
“改日吧。”贺清笳神情淡漠,眸光明净。
贺清笳决定,这批越州玉碗,她会悄悄扔掉。
“三次议和的大夏使臣,不是去世就是远离了长安,可有去探访一两个?”贺清笳望了一眼魏无伤,调子平淡。
“有一个凑巧去了洛阳小住,特意同他打听了。可惜,他说他那个时候太年轻,只是用於凑数,连议和的帐篷都没有资格进去。”魏无伤恭敬作揖,老实答道。
“他是第几次议和?”贺清笳问道。
“第三次议和。”於文素接过话头。
“贺娘子,这三天,本王和含笑也浏览了一遍大夏使臣册子,发现一点蛛丝马迹。不过,涉及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的联姻,你应当看不出来。”李纯筌低低笑道,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。
可是,贺清笳并不接话,看向魏无伤,继续问道:“是不是每次议和,大夏使臣都有被排除在帐篷之外的情况?”
“贺娘子,帐篷很小。”於文素笑道。
“贺东家,帐篷的大小无关紧要,且听本王的分析。”李纯筌将越州玉碗啪地一下搁置在八仙桌上,脸色难看。
李纯筌从来没有被无视过,即便是软禁在东宫的时日,都有幕僚替他筹谋。所以此刻他有些恼怒,如果不是卢含笑轻拍了他的手背,他必然拂袖而去。
贺清笳打了一个请的手势,神色依旧冷淡。
“三次议和的大夏使臣,虽然没有陈郡谢氏,却有陈郡谢氏的姻亲。第一次议和,参与者中山刘氏,是阿娘的曾祖辈的远房姻亲。第二次议和,参与者太原王氏,则是阿娘的祖辈的旁支姻亲。第三次议和,参与者河南褚氏,正是阿娘的父辈的嫡系姻亲。因此,本王可以断定,陈郡谢氏必然策划了於崇叛逆案。”李纯筌掷地有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