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
第62章
“暖炉。”
常安塞到徐久手里, “半夜打雷吓死人了。”
他到现在还心有馀悸,一缩脖子打个哆嗦道:“后半夜都没睡好,现在外面的雨哗哗的, 风大的能把人吹跑。”
“扶我去看看。”徐久眼下有些乌青, 他后半夜也没怎么睡, “这雨可能要下几天。”
他慢慢挪着下床,到窗户旁边支开一条小缝, 只见瓢泼大雨形成的雨幕近在咫尺。
狂风呼啸从窗缝吹进来,冷的徐久一激灵, “关窗吧。”
徐久后退两步,蹙眉道:“好在风只刮这一天, 明后两天的雨会渐渐变小。”
上一世就是这样, 一天的功夫田地所有庄稼全部刮倒泡在雨水里,一点也没抢回来。
“好在今年粮食大部分收回来了。”徐久叹息:“百姓的日子会好过不少。”
他不愿下雨, 但改变不了也没办法, 好在这场雨比上一世带来的伤害小了不少。
“不用担心了。”常安劝道:“没事的, 怎么也比南方强许多。”
徐久看他一眼,笑笑没有说话,情况却是如此。
但是一处受灾,其它地方又怎么会好过, 都是要调粮赈灾的。
都苦在百姓身上了。
“等着吧。”徐久道:“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,只能看朝廷怎么安排。”
这种时候, 个人是起不了太大作用,也不能起太大作用。
否则会被人惦记上。
这雨就像徐久说的一样, 一天比一天小, 三天之后只剩连绵的阴雨天。
但只是小雨而已。
好在好消息终於来了, 在第六天的时候, 北方传来消息已经筹集钱粮运往南方。
只要配合着开官府粮仓,再有赈灾送去的二十万担粮食。
可以弥补南方缺粮的大部分缺口。
陆清川:“四皇子已经请下圣旨,雨停之后会带着京都周围收上来的新粮去南方赈灾,并把城外的难民一同护送回原籍。”
“这么快?”徐久惊讶,“四皇子是怎么做到的呀?”
他以为还要等一段时间,毕竟上一世那些难民回去的时候,都要入冬了。
这提前了差不多一个月。
“新粮已经收了,还有再等的必要嘛。”陆清川道:“赈灾是个苦差事,一般人是不会选这个时候去,有四皇子出面还不赶紧定下来。”
他嘴角上扬露出嘲讽,“毕竟四皇子还报上去,地方官员巧令名目征收几种朝廷从没下达过的赋税,这一次去查访可能要引起震动。”
陆清川幸灾乐祸之意明显,这种事情不用想,也知道地方官员与朝堂上的那些高官有勾结。
只是不知道是谁被查出来了。
“那不是要得罪人?”徐久眨眨眼,不解地问道:“四皇子还怎么争太子的位置。”
“你说呢?”陆清川眼神温柔,笑眯眯的看着徐久,“四皇子能不能当上太子?”
“我当然希望呀。”徐久撇嘴,对他打趣自己有些不满,“但我说了又不算,是庆元帝和那些大臣才能决定。”
陆清川没说话,只是擡手摸摸徐久脑袋,带着安抚的意味。
他和四皇子已经联系一些朝臣,虽然力量不大但好在有人站出来,今日以赈灾为由请庆元帝下旨封四皇子为太子。
因为这个身份代表的意义不同,可以震慑宵小有权惩治贪官,也是庆元帝爱民如子的体现。
“如没有意外,应该就这几日。”陆清川笑道:“四皇子就能登上太子之位,你再等等吧。”
“真,真的?”徐久呆了一瞬,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抓住陆清川的手问:“怎么可能这么快?”
“这也太容易了?”
陆清川挑下眉,笑着问道:“容易吗?”
这可不容易,四皇子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,一样也没缺少。
南方大灾官员贪墨,徐久送上钱粮让四皇子有机会出现众人眼前,并获得百姓口碑。
再加上他中宫嫡子的身份。
若是再不成事,陆清川都不知道该怎么把他推上去了,毕竟飞鹰旗一直在城墙上没有撤下来。
庆元帝应该知道,此举的意思为何,那就是要等到眼前的一切事情处理利索。
皇室让天下人满意。
“那……我就等着了。”徐久听他一说,顿时眉开眼笑道:“好希望这一天快点来,可以看到荣王那憋屈郁郁不得志的模样。”
“用不了几天。”陆清川道:“必然要在赈灾出发之前,有定数。”
“那我们是不是要再推一把。”徐久想想道:“捐赠一些钱粮给四皇子,算是助他顺利启程。”
“可。”陆清川思索片刻,然后道:“有足够的钱粮支持,可以让他底气更足,在朝堂之上也可以有更多的话语权。”
两人商量好,徐久立刻写奏章,上报给朝廷。
第二日一早,徐久穿上朝服上殿,好在屁股上的伤已经好了大半。
走路慢点看不出来。
但是在进金殿的时候,徐久却是撇撇嘴慢下脚步,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好这么快。
於是他一瘸一拐进去。
“陛下。”徐久慢腾腾挪着走到大殿中央,微微弯腰施礼道:“臣有事启奏。”
“平身。”庆元帝看他走路艰难的模样,眉头微微一皱,语气冷硬地道:“平安侯何事启奏?”
有伤不在府里好好养着,这么出来是怕别人忘记太后和长公主做的事吗?
他又想到赵贵妃暗中做的事,却被徐久光明正大的说在人前,惹的那些难民为了支持他。
一起孤立抵制荣王。
庆元帝的心情很不好,肉眼看见的脸色沈下来,那可是他要立为太子的荣王啊!
就这么活生生被徐久毁了名誉,以至於他现在都不敢露一星半点的意思,更不能否决四皇子的出现。
“臣听闻中宫嫡子赈灾。”徐久无视他的冷脸,假装看不到地说:“为了支持此行赈灾,特意筹集了二十万担粮食,还有二十万两白银,捐赠给四皇子殿下。”
“谑。”
他这话一出,文武百官齐齐倒吸一口凉气,这么大手笔?
不愧是徐家之后。
他们其中有的没有这么多钱粮,而有的人也不会这么大方的出这么多,倒是让徐久给震的无一人说话。
他们不说,但有人说,四皇子当即站出来。
对徐久一拱手道:“平安侯大义,本殿一定不负厚望,必将安置好灾民,彻查南方那些贪官,决计一个不放过。”
他说着眼神瞟向四周,在一些大臣身上划过,嘴角上扬笑容满面。
这些大臣其中必有勾连之人,四皇子本想趁着这个机会,让人站出来请旨封自己为太子。
这些人就是不支持也不会公然反对。
但没想到,他的人一站出来,就让这些大臣几句话给拦了回去。
说什么此刻不是册封的好时机,要以大事为重赈灾为先,以后再商议此事。
毕竟是册封太子,不是一件小事,切不可以草率行事,必须慎之又慎。
徐久看着四皇子,眨眨那双清亮的大眼睛,总觉得四皇子话里有话。
他的心一沈:难道册封的事有变故?
就在这时,有位大臣站出来,对庆元帝道:“陛下,四皇子乃中宫嫡子,此番赈灾身份足够,但是……”
“若能此刻顺应民意册封为太子,更可以便宜行事,有助彰显陛下慈悲。”
又一位身形高大的武将出列,声若洪钟道:“陛下,无论是京都百姓,还是南方难民,皆是对四皇子交口称赞,应该给天下万民一个交代呀。”
“不能寒了百姓的心,此时无论是顺应民意,还是为了赈灾之行,都该立刻册封太子。”
“言之有理,祖宗规制立嫡立长,四皇子乃中宫嫡子,此时又顺应民意,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。”
转眼间站出来几位大臣,全是请旨册封四皇子为太子,让徐久心跳加快好想也跟着说几句。
只是他人微言轻,又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,恐怕说错了话。
只能抿着嘴角心里暗暗高兴。
“父皇。”四皇子看庆元帝迟迟没有回应,心下了然道:“毕竟太子乃一国之本,是当慎重遴选一位属意之人。”
他这话就差明晃晃说:庆元帝不愿意,另有属意的人选,根本不是他这个中宫嫡子。
“可中宫嫡子只一位呀?”徐久一听急了,顾不得该说不该说了,“四皇子品德兼顾才学出众,正是不二人选呀。”
他双眸纯净懵懂,带着满满的疑惑,看着四皇子不解地道:“还有必要选吗?”
金殿霎时安静如一潭死水,没有一人回应,甚至於寂静的像空无一人。
徐久站在大殿中央,左右看看只见那些大臣各个低着头,眼观鼻鼻观心像一座座没有生命的雕像一样。
仿佛都是死物,没有一个活人。
徐久抿抿唇,没人说话挺尴尬的,他也低下头装作不存在了。
只是心里还是着急:到底能不能册封四皇子?眼下这情形不对,看着庆元帝根本没那个意思。
徐久微微叹息:可能要白高兴一场了!
他眼角馀光,看向四皇子,只见他神情平静没有一点着急的模样。
徐久:真稳得住。
“封……”庆元帝许久才开口,“四皇子为太子,行使监国之权,代朕巡查南方。”
“谢父皇。”四皇子不急不缓,拱手道:“儿臣必不辱使命。”
“陛下英明。”几位请旨的大臣,也不装死了,齐齐恭贺道:“恭贺陛下,我大庆必将繁荣昌盛。”
“嗯。”庆元帝手渐渐握紧,胸口像是被压了重物一样,沈甸甸的喘不过气来。
他只是不甘罢了,其实在荣王母子做下那等事之后,庆元帝就知道不能封荣王为太子了。
只是没想到这么快,就被朝臣提出来,甚至都不容自己提出人选。
就把四皇子推出来。
庆元帝不由再看向自己这个不曾多注意的四儿子,风度翩翩斯文俊雅,沈稳持重能力不容小觑。
不过刚刚站出来,还没有彻底崭露头角,就已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。
连飞鹰卫的出现都赶上了。
庆元帝不得不暗叹:好气运,好福气,好时机呀!
“恭喜陛下。”文武百官,此时齐齐出列恭贺道:“恭喜太子。”
哪怕其中有不愿之人,此刻也不敢出言再反对,因为庆元帝金口已开。
何况四皇子一直频频向他们发出警告,若是再有人反对,只要让他抓住把柄。
必然一个也不会放过。
所以刚才他们装聋作哑,我不反对也不支持,这样就不能怪到我们头上了。
只是庆元帝没有坚持住,竟然开口册封了,他们只好一个个舔着老脸。
笑的像朵花似的向四皇子道贺。
徐久欣喜的快要飞起来,终於得偿所愿,把荣王压下去了。
他想蹦跶几下,表示自己欢快的心情,但转眼间就被文武百官给挤到一边。
都围着四皇子祝贺去了。
徐久:“……”
他看看宝座上微微敛眉的庆元帝,再看看被围着宠辱不惊的四皇子,还有那些谄媚的大臣。
他撇撇嘴,还是忍不住笑意,在心里暗暗恭贺一句:“恭喜太子。”
这钱粮没白花。